主题词:银行

外资银行“借钱放贷” 模式遭遇危机

2008-11-19 中国文化投资网
 

  外资行的流动性压力已经引起了监管层的高度关注。在上周末的北京国际金融论坛上,银监会副主席蒋定之表示,银监会将建立应急预案,对遇到流动性压力的外资银行提供必要的帮助。

 

  解决流动性问题,同业拆借是主要渠道之一。但在国内的银行间拆借市场上,“中资行拆借资金给中资行、外资行拆借资金给外资行”的格局逐渐生成。昨日,某中资行资金运营部副总经理对《每日经济新闻》透露,中资行不愿拆借资金给外资行,是对于外资行是否会受母行“牵连”,仍心有余悸。

 

  外资行“借钱模式”面临危机

 

  由于吸收存款能力欠缺,外资银行在国内一贯的发展模式即“借钱放贷”,截至今年9月末,外资银行平均贷存比高达138%。但随着更多的境外金融机构陷入破产危机,中资行对于在华外资行偿还能力的怀疑情绪也开始蔓延,外资行的“借钱模式”遭遇危机。

 

  “目前的情况虽然比上个月好了很多,但中资行还是不敢彻底放开对外资行的拆借。”上述资金运营部副总经理表示,外资行和其母行到底在业务之间有怎样的联系,谁都说不清楚。

 

  据中国货币网最新统计显示,11月第一周,外资银行净拆入量日均不足20亿,117日更是创下4.2亿元的“地量”。随着银监会紧急与中外资行沟通,11月第二周以来情况略有好转,但目前的日均净拆入量仍远远低于8150亿左右的水平。1117日当天,外资银行在全国银行间同业市场拆入笔数为52笔、拆入量125.6亿,占比21.97%,净拆入资金为29.65亿元。而在今年912日,外资银行单日拆入量曾达到263.36亿元的天量,占比更超过30%,达32.32%

 

  一外资银行交易员对本报表示,有关“经济周期的变化,导致中资银行也更愿意保留流动资金”的说法并不成立。目前中资行资金非常宽裕,而且中资银行机构之间的同业存放、同业拆借都比较正常。

 

  “我们的确更倾向于借款给城商行”,一中资行内部人士表示,城商行规模比外资行更大,而且信贷投向相对分散。“至少不会出现一笔贷款逾期,资金就无法周转吧?”

 

  运用救急工具等于不打自招

 

  如果上述局面无法短期内缓解,减少贷款投放无疑是外资行惟一的应对方式。据央行上海总部公布数据,与中资银行贷款增加形成对比,10月上海外资银行人民币贷款减少32.9亿元,同比多减177.3亿元。

 

  本月上旬,央行针对银行(尤其是外资行)可能出现的流动性压力,推出了短期招标工具TAF等一系列缓解压力的措施。银行如果出现短期流动性不足,都可以通过这种短期债务工具TAF,由央行向银行机构出借抵押贷款,贷款利率(贴现率)由拍卖过程确定。

 

  对于这一融资方式,外资行显得异常审慎。在外资行看来,TAF作为特殊经济时期的应急工具,如果银行轻易动用,反而有明显的负效应——加重中资银行对自身资金链紧张的印象。

 

  从10月开始,很多外资行都向同业机构出具了重新评估的银行财务资产报表,以证明本行流动性并没有糟糕到他们想象的那种程度。上述外资银行交易员表示:“如果此时直接向央行求助流动资金,无疑向市场证明了自己已没有能力在同业市场上拆到资金,在这样的示范效应下,未来同业拆借更可能被彻底堵死。除非面对突如其来的挤兑危机,否则我们不敢随便动用TAF。”此外,尽管监管层有意相救,外资行仍可能面临抵押品较少的困境。

 

  现在惟一值得外资行期待的是,近期银监会与央行高层表态:未来解决银行流动性压力的工具并不局限于TAF,还将综合各金融机构建议制定符合需求的工具和产品。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