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文化产业

我国文化产业面临新发展机遇

2009-03-13 中国文化投资网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提出一系列新任务新要求新部署。在中央的有力领导下,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文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全党全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新形势,对文化产业发展既提出了新的要求,更为其加快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文化产业的特点和优势进一步凸显

  党中央国务院将“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上水平,抓改革、增活力,重民生、促和谐”作为当前工作的主要原则和总体要求。在此背景下,文化产业作为朝阳产业和内容产业所具有的特点和优势得到进一步凸显。

  一是文化产业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和第一、第二产业相比,文化产业对自然资源和能源的消耗较低,同时,文化产品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基本上不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在资源相对短缺、环境污染较重的情况下,发展文化产业是必由之路、明智之举。

  二是文化产业市场需求强、发展潜力大。据专家统计,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人们消费结构就会出现明显变化,物质消费的比重会逐渐减少,精神文化消费的比重会不断增加。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会越来越大,文化产业的发展潜力会逐步显现。

  三是文化产业易与新技术对接,具有较强的创新应变能力。从内容上看,文化产业是最强调创新创意的产业;从形式和载体上看,文化产业本身会随着新技术的运用、新消费习惯的出现自发地创新求变。近年来,文化产业与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对接,派生出一系列新生的文化业态,为文化艺术提供了新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渠道,展现出文化产业旺盛的生命力和较强的创新应变能力。

  四是文化产业进入门槛低,吸纳劳动力能力强。文化产业既适合于大规模、现代化、拥有高新技术设备的企业,同时可以接纳个体化、小规模、依靠个人创作和传统技艺发展的市场主体。由于进入门槛相对较低,各类人群、各类企业组织形式都能够从事文化产业。因此,文化产业具有广泛吸纳各类社会劳动力的特点和优势。

  五是文化产业经济回报高,受益时间长。文化产品一旦受到人们的认可和消费者的追捧,就会获得较高的经济回报。同时,优秀文化产品的价值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所减少,反而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实现不断的增值。

  六是文化产品的消费不会消耗物质形态,反而会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这一特点,使文化产业的市场需求不仅不会随着经济下滑而萎缩,反而体现出反经济周期的功能,从而推动其自身的快速发展。

  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机遇进一步显现

  在当前形势下,文化产业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但是也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一是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强的领导保证、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在文化建设发展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性、针对性、实践性极强的判断和论述。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两大一新”的战略目标。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解放思想、与时俱进,逐步提出和形成了新的文化发展理念。这些重大的理论成果为文化产业的发展统一了思想、明确了思路、指明了方向。

  二是多年来文化建设的成果为文化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

  抓住机遇,采取措施,推动文化产业超常规发展

  当前,要抓住机遇,推动文化产业超常规发展,必须着力做好几项工作。

  一是培育骨干龙头文化企业,引领带动文化产业整体发展。要着力培育一批实力雄厚、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骨干文化企业,在演艺、影视、出版发行、动漫游戏、网络文化、数字节目制作等领域发挥龙头作用,使其成为我国文化市场的主导力量和文化产业的战略投资者,引领和带动文化产业整体发展。要通过支持和鼓励大型国有文化企业集团实行跨地区、跨行业兼并重组,打造出具有国家水准、能够与国际同行竞争的主力军和“国家队”,努力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的“百老汇”、“好莱坞”和“迪斯尼”。

  二是建立现代的产业创新、示范、孵化基地,真正发挥其产品创作、技术研发、产业化试验和推广的作用。针对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基地建设中资源浪费严重、经济效益低下、低水平重复建设和同质竞争情况比较严重等问题,要建立和完善一批高起点、规模化、代表国家水准和未来发展方向的文化产业基地,比如动漫、游戏、电影、电视剧等创发和制作基地。以此为全社会提供高端的服务平台,提升创作创新能力和制作加工水平,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三是探索建立适应文化产业投资发展的投融资体系,加大文化产业的投资规模。要研究探索通过建立“文化产业发展基金”、“文化产业创业投资基金”、“文化产业风险投资基金”等方式,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文化产业发展,逐步建立多元化、社会化、公共化的投融资服务体系。同时,要尽快建立文化产业投资风险评估和分摊机制,鼓励组建文化产业融资担保中介机构和知识产权专利评估机构,通过“银企联合”和“银文联合”,有效解决文化企业可供抵押的实物较少,无形资产评估难、抵押变现难、抵押担保信用程度低等问题。除此之外,也可以探索发挥产权交易所的投融资服务功能,为知识产权拍卖和交易等提供“一站式”服务,促进知识产权转化为真正意义上的资本,为文化企业充分利用手中的无形资本进行融资创造条件。

  四是探索刺激文化消费、扩大文化需求的新途径。一方面,要加快文化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构筑各类文化产业联合体;另一方面,要加快建立惠及全民的文化权益保障机制,对于低收入者和困难地区,可以考虑以发放文化消费券的方式,提高其支付能力,扩大文化消费。

  五是打造一批外向型文化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加快中华文化“走出去”。要支持外向型文化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文化市场竞争。把文化交流与文化贸易结合起来,把政府推动与企业市场化运作结合起来,通过政策保障、项目资助,鼓励有实力的文化企业收购、兼并境外企业或资产,把创作生产基地放到境外,直接按当地消费方式和习惯“量身定做”有中国文化内涵的产品,同时利用境外销售网络和传输渠道,使我国文化产品打入国际主流社会,从而使文化企业真正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主力军。

  文化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一个朝阳产业,一个最具有生机和活力的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已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创造了很好的发展条件。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特殊背景,对于文化产业而言,既是严峻的考验,也是难得的机遇。只要我们开动脑筋、转换观念、抓住机遇、迎难而上,就一定能够有所作为、有所突破,迎来文化产业更好更快发展的明天。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