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废都》 解禁

《废都》解禁 三变一不变

2009-07-28 中国文化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1993年,贾平凹的《废都》在《十月》杂志连载,后由北京出版社出版,首印50万册。这本描写当代知识分子生活的世情小说,由于其独特而大胆的态度以及出位的性描写,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本书遭到了毁誉两极的争议,誉之者称为奇书,毁之者视为坏书。

 《废都》简介

  1993年,贾平凹的《废都》在《十月》杂志连载,后由北京出版社出版,首印50万册。这本描写当代知识分子生活的世情小说,由于其独特而大胆的态度以及出位的性描写,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本书遭到了毁誉两极的争议,誉之者称为奇书,毁之者视为坏书。

  贾平凹以西安的当代生活为背景,以庄之蝶与几位女性情感的纠葛为主线,以阮知非等诸名士穿插叙述为辅线,写出了一部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社会风俗史。



    “文学有文学自身的规律,文学有文学的大道理,要坚守文学的品质。作家是社会的观察者,永远要观察这个国家和民族前进的步伐和身影,永远要叙述这个社会的伦理和生活,更要真实地面对现实和自己的内心,尽一个从事作家职业的中国人在这个大时代里的责任和活着的意义。”——贾平凹

  解禁后《废都》大变身
 
  三变一不变

  □□□□变……

  旧版《废都》“□□□□(此处作者删去××字)”是无论哪个盗版版本都不曾改变的标志文本,但是在新版《废都》中,这些“□□□”变成了“……”,翻开新书,再找不到那些“有删节”的段落,很“低调”地变为“……(此处作者有删节)”。

  封面变鲜艳

  十七年前的旧版《废都》封面素雅而耐人寻味,废都两个大字斜排于书封上方,封面灰色与白色渐变,中间为一团揉皱的白纸。相比旧版的沉稳,新版《废都》为艳丽的桃红色封面,贾平凹书写的两个黑色大字废都竖排着,几乎填满了封面,两个大字既是装饰也是书名,大气而不失妖娆。

  价钱“涨了”

  十七年前,一本40万字、500多页的《废都》定价12.5元,但是时隔多年,物价的上涨早已否定了当年的定价,记者从作家出版社了解到,新版《废都》单本定价为39元,《贾平凹三部》一套的定价则在116元,三本成套出售,另有 《废都》单行本单独出售。

  内容没变

  北京出版社的旧版《废都》和解禁后的《废都》在文字内容上并没有区别,也未做文字的删减,字数和页数基本一致。

  “它始终是作者心中的一个痛。”贾平凹这一痛就痛了十七年。

  2009年7月,被禁十七年的长篇小说《废都》获准再版,重出江湖。近日,《废都》由作家出版社再版,与贾平凹的《浮躁》、《秦腔》组成《贾平凹三部》,昨日已向全国铺货,不日将于读者见面。贾平凹就此接受记者专访。

  再版心情

  既有喜悦,也有惶恐

  1993年《废都》被禁止出版,主要原因是大量性描写引发了争议,贾平凹敏锐地捕捉到了社会出现的最新变化,以及知识分子的迷茫、失语等精神状态的变化。《废都》的再版,对贾平凹来说,既有不尽的喜悦,也有惶恐。“写的时候,大概是20年前了,书中有对社会的观察和对社会的前瞻,20年后,现在看这本书,书中描写的那些情况,已经在社会上出现了。”《废都》被禁一直是贾平凹心中的一个痛,他说:“一本书的命运也是一个社会前进的轨迹。”说“它”的时候,贾平凹的语气像在说自己的孩子。“现在能再版,首先说明了社会的进步,社会环境的宽松,和文坛关系的回暖。这些年来,社会价值观已经渐渐发生了改变,人们对文学的认知度提高了,对文学的评价也不仅仅像90年代初那样,道德评价、政治评价占主流,而是回到文学本身。”贾平凹称。

  当年影响

  在海外被翻译成多种文字

  “《废都》之前长篇是不红火的,很少有长篇走进街头小巷,大家关注的都是中短篇,而《废都》之后,长篇开始兴盛。”他说。

  他介绍了《废都》当年面世的情况:“一出版,就占尽风光,红火得很,几乎所有的评论家都写了评论文章,很快就结集成七八十万字的《废都大评》,但因为书下半年就被禁了,没人给出版了,后来香港出版,被删去很多,因为书太厚了。下半年,就遭到全国大批判,可以说在全球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废都》,有朋友到非洲去,那里也有。全国都在争议《废都》,后来禁止出版、禁止拍影视,但这期间,《废都》在海外却被翻译成日文、法文、俄文、英文、韩文、越文等多个版本,现在美国又在重新翻译,在日本出版后,日本朋友来信说,《废都》给日本出版界带来一股清风,日本一位著名人士,号召到华做生意的人,人手一册《废都》。”

  被禁遭遇

  最困难时,季羡林挺贾

  1997年,就在正版难觅、中国的盗版书摊上《废都》“猖獗”时,从遥远的法兰西传来了消息:《废都》获得法国三大文学奖之一的费米娜文学奖。

  喜讯传来,却出现了奇怪的现象,国内大多数媒体在对此事进行报道时,措辞均为“贾平凹的一部长篇小说获得法国费米娜文学奖”。

  贾平凹回忆,在前一天晚上和几个朋友拟写新闻稿时就很头痛,想了一晚上,不知道该不该提《废都》的名字,最后只能写成“贾平凹的一部长篇小说(《废都》)”,他说:“这就是准备着让人家删呢。”

  那个时候,这位正当红的作家突然遭遇了人生最困难的时期,很多朋友因为《废都》被禁不敢与他再接近,贾平凹记得当年“顶风”肯定《废都》价值的人:季羡林、马原。

  “在我最困难的时候,两个人说过话,先锋小说鼻祖之一,作家马原先生和刚刚去世的季羡林先生,季老在北京说,‘《废都》20年后将大放光彩’,当时,人们都不相信这是季老说的,还问过他到底是不是他说的。本来说,这次书出来,给季先生送一本,没想到……”

  马原这样评价《废都》:读今天我们见到的小说,会有哪本书让孙子重孙子们有兴趣读呢?也许有十本、一百本,也许只有两三本。但我有把握,其中有一本是《废都》。我深信不疑,这是一本卓越的书,而且好读,可读,必定付诸后世。

  对己影响

  学会隐忍,要不服气地写作

  《废都》被禁的时候,正是贾平凹生命的最低潮,正是他遭受重病折磨、身体最不好的时候。

  “这十几年,《废都》让我要隐忍、要不服气地写作,所以才出现《白夜》、《土门》、《病相报告》、《怀念狼》、《秦腔》、《高兴》等一系列作品。”贾平凹说这话时似乎还带着当年写作的劲儿。

  “人一生有几个十七年?两个十七年三十四,三个十七年五十一,四个十七年六十八了,这十七年,不是《废都》,我不是现在这样,当然《废都》给我带来的是,‘誉满天下,毁满天下’,自《废都》后,我从原来我是纯情作家,变成了争议作家、变成了‘流氓’。”因为此次《废都》再版,他才吐出了多年来苦衷:“十七年一肚子苦水给谁说过?啥好事都轮不到我了。”“文学有文学自身的规律,文学有文学的大道理,要坚守文学的品质,再一条,作家是社会的观察者,永远要观察这个国家和民族前进的步伐和身影,永远要叙述这个社会的伦理和生活,更要真实地面对现实和自己的内心,尽一个从事作家职业的中国人在这个大时代里的责任和活着的意义。自己是普通作家,越发要努力写作,不敢懈怠和虚妄。文风就是国风,文学艺术方面的风气就是国家的风气,国风决定文风,文风也影响国风,文运的成就是国家强大与自信的必然结果。”

  感谢盗版

  “没有盗版,就延续不下来”

  1993年上半年,由北京出版社推出了《废都》第一版,下半年即遭禁。从1993年至今,《废都》的盗版从未间断过。

  “正版、半正版、盗版总共加起来大约一千二百万册左右。这十几年盗版不断,仅我收集到的盗版就有六十余种版本。”贾平凹介绍。

  至今在城墙门洞盗版小商贩的三轮车上,仍然不乏《废都》的身影,在网络搜索《废都》,其电子版的下载也随处可见,读者并没有忘记《废都》。“最想说的是,要热爱读者,感激读者。平常都说要反对盗版,对盗版义愤填膺,但这本书要没有盗版,可能就延续不下来,读者一直都在说这本书,一直都有盗版。十七年里,《废都》话题一直没断。除了《废都》的盗版,还有人给《废都》写《废都》后续,仅“后续”就有十几个版本。《废都》的评论也一直在出,可以有评论文章,但是报纸上不准出现,曾经有几个刊物开辟过‘重读《废都》’栏目,话题一直没断。发自内心地说,我应该感谢读者,感谢温暖。”他感慨到。

  近日,贾平凹文学艺术馆透露,8月8日,《贾平凹三部》的首发式将在贾平凹文学艺术馆举行,贾平凹届时为读者签名售书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