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新媒体 机遇 挑战

新媒体的机遇和挑战

2009-07-04 中国文化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手机阅读正成为未来阅读的主流需求。”为了配合3G时代的到来,如今新媒体推出“手机小说”成为新热。

 “手机阅读正成为未来阅读的主流需求。”为了配合3G时代的到来,如今新媒体推出“手机小说”成为新热。

    目前,手机小说的阅读采取收费的形式,即按照电子书的价格购买和订阅方式,而“按字付费会有一个比较好的过渡”。

    手机小说火热最早是日本的“魔幻岛”网站推出《鬼吹灯》和《恋空》。如今,在日本,就连86岁的尼姑作家也亲自“动手”参与手机小说的创作;在欧美,伴随Twitter诞生的微型小说被誉为“新文学精神”的象征。

    手机阅读将成为新媒体的消费热点,在人们生活中展开。然而新的阅读方式的诞生,除了带动消费,多久能创造一个理性的手机文化?

    回顾当年的网络阅读,蔡智恒、宁财神、安妮宝贝等走红网络,并曾引领网络文学的热潮,网络滋生很多作家,但人们一直在认为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相比就像二人转和京剧的比较,很难登上“大雅之堂”,网络上始终缺乏大师,何况小而短的手机文字?那么哪些人会成为最新的手机小说写手,同样会出现手机小说家吗?

    著名图书策划人、长江文艺出版社北京图书中心副主编金丽红曾坦然:“手机小说这档子事,我心里没底。”她认为,现在小说的主要消费人群——“80后”、“90后”们其实挺追求“厚重感”的,所以手机小说肯定成不了主流。

    网络的盘子越来越大

    如今习惯于纸质图书阅读的一代尚迷恋“书香”,可能还不会接受纯互联网阅读,而对自小便依赖于计算机、互联网成长起来的“80后”,特别是“90后”来说,上网已经成了一种生活习惯。第23次《互联网发展报告》显示,中国网民总数已达到3.16亿人,其中青年人(18岁—30岁)中的网民一直领先于其他年龄段,并趋于饱和状态(98%)。

    越来越多的写手、作者聚集在网络平台,当年明月、唐家三少等很多知名的网络作家接连诞生,并创造出适合各类用户群的多元化内容。早期的榕树下等平台的作品是个人情感的诉求和宣泄,随着网络创作商业化趋势的日益明显,作者变成了职业的写手,现在是“火”什么写什么,一系列书就都出来了。武侠、幻想、盗墓、穿越、官场、异能等等题材很快达到巅峰。

    据《中国手机应用市场用户调研报告2009》研究,随着3G的正式商用、手机网速的逐渐提高、上网资费的进一步下调、智能手机的日益普及以及阅读内容的日益丰富,手机阅读必将成为3G时代主流阅读方式之一。

    日本手机小说职业化

    在日本,就连86岁的尼姑作家也亲自“动手”参与手机小说的创作,手机小说实际上已经完全渗透到文学的发展中。以实体书形式出版的手机小说已有30多部,总计销售了1000多万册,在各大畅销书榜的前10名中,有半数以上来自手机小说。

    2007年,由Mika写的自传体手机小说《恋空》引起热潮,有1200万读者下载阅读,网站累计点击达2672万人次,实体书出版后销量超过140万册,续集畅销290万册,而根据小说拍成的同名电影票房突破40亿日元,相关的音乐作品也将上市。

    虽然手机小说在日本的成功起源于边缘文化,但越来越多的职业作家被雇佣来提供“业余”的手机告白。去年秋天,日本著名尼姑作家濑户内寂听在86岁高龄之时创作了其首部手机小说《明天的彩虹》共有325万读者上网下载了该作品。

    欧美“手机小说”被冠以“新文学精神”的头衔

    相比传统小说,在欧美,伴随Twitter诞生的微型小说被誉为“新文学精神”的象征。手机小说的特点无疑是短小精悍。在欧美,可以通过手机或PC发表日志或感想、最多输入140个字符的微博客Twitter,也与文学挂起钩来。去年,Twitter举办了文学比赛,获得首奖的科幻小说刚好总共140个字符(“时光旅行是真的!”纸条上写道,“然而你只能单程回到过去。”当发现那是我自己的笔迹时我不寒而栗。)一时间,这种简洁、尖锐、短促并且断断续续的文风风靡起来。《纽约时报》一篇关于“小说时代精神”的评论文章写道:“后印刷时代的文学媒介,毫无疑问的准则就是简短。小说凭什么就胃胀气一样注定要超过500页?对于上个时代的陈旧风气,我们找到了最好的解药。”

     文学进入“极短篇”时代?

    “极短篇”小说家贝瑞·约克鲁是首位也是唯一一位受邀创作日本手机小说的美国作家。约克鲁的写作风格舍弃“人物”要素,不去刻画人物的个性和面貌,转而以家庭关系为主轴,压缩弗洛伊德式的情节,呈现出最具戏剧性的爆发力。这种以最精简的文字展现机智的写作手法,被评价为犹如电视广告或MTV般的快速剪辑,令人目不暇接,被冠以“快速小说”或“瞬间小说”之名。

    约克鲁说:“正如伍迪·艾伦对所有喜剧写作的忠告那样,‘短’是唤醒读者想象力的灵丹妙药。”也许是篇幅上与手机小说异曲同工,约克鲁的作品在日本最为畅销。

    在内容方面,约克鲁也认真研究了日本手机小说的特点:主题往往有关艾滋病、堕胎、吸毒、自杀、绝望的爱;吸引的读者更多是20岁上下多愁善感的女生;漫画化的对话、含有脏话及可爱的昵称……

    难以复制的“日本现象”

    虽然手机小说已在欧美引起媒体的关注,但约克鲁觉得,类似现象不可能在欧美重现。

    在日本,上班族平均花在路途上的时间,仅单程就达两小时。这段时间很适合把脸贴在手机上,读上一段感伤的自白。在日本生活,手机是必不可少之物,大多数19-22岁的学生都没有个人电脑,手机的作用等同于电脑。这些在欧美是无法想象的,同时,被约克鲁标榜为酷劲十足的“前卫文学”,但在出版商看来,这些既令人困惑又过分机械的“后现代小说”,实在没多少出版价值。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