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电影

我国电影票房年均增长率超25%

2010-01-30 中国文化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2009年,中国电影票房收入超过60亿元,比2008年增长了40%!2008年,比2007年增长了30%,而不久以前的2002年,全国票房收入还不到10亿元,这几年的年均增长率超过了25%。

  2009年,中国电影票房收入超过60亿元,比2008年增长了40%!2008年,比2007年增长了30%,而不久以前的2002年,全国票房收入还不到10亿元,这几年的年均增长率超过了25%。

  也就是说,虽然不少文化人在媒体上猛力抨击一些电影,但观众却用自己的钞票支持电影这个产业。公众的需求得到了满足。他们愿意为此付费。虽然尚有许许多多需要改进之处,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但已经取得的巨大发展和进步是不能无视的。

  是的,我当然知道目前的中国电影体制还很不健全,还有许多畸形和邪恶的因素。现状并不是玫瑰花园,而几乎是野草一样的丛生和混乱,但如果把焦距延长,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观察,就会看到中国电影的长足进步,而且,这种长足进步不是没有理由的。

  中国的文化体制改革一直在或紧或慢地进行,期间有不少反复和倒退,未来的前景也不明朗,但至少在电影领域,改革的步伐是很大的,并有一些实质性的改变。这些实质性的改变,极大地拓展了电影产业的空间,激励了民间投资电影的动力,从根本上为中国电影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未必是主持体制改革者的初衷,也许仅仅是一种实用主义的策略,但在几年的改革后,市场化的因素已经进入了中国电影,并且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中国的文化产业,实行的是严格的封闭准入制。除了政府授予资格的文化单位以外,其他单位和个人从理论上没有权利生产文化产品。这种制度在出版行业表现为书号控制,在报刊行业表现为刊号管理,在电影行业则表现为电影厂专营和厂名制度。

  所谓厂名,就是每部电影开始或者放映完以后,出现在银幕上的电影制片厂的名字,比如北京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峨嵋电影制片厂,等等。本来,这个厂名只起到标识电影制作单位的作用。世界各国的电影制片企业都会在向观众展示自己的名称,这也是一个广告宣传的机会。

  中国的电影制片厂,都是国营的。于是,如果严格执行管制规定的话,只有这些国营电影制片厂有资格拍摄电影。但和其他国营企业一样,国营电影制片厂大多早已奄奄一息,苟延残喘,已经基本丧失了生产和市场经营能力。那他们靠什么存活呢?除了政府直接的财政支持以外,一个重要的支持力量就是出售厂名得来的收入。

  只有国营电影制片厂有资格拍摄影片,于是,其他想在中国拍摄影片的投资人,就只好去和这些电影厂合作,虽然是自己投资,但一定看打着国营电影制片厂的名义,也就是用他们的厂名。这当然不会是免费的。我记得,厂名的价格好像是500万元人民币一个。

  如此过上几年以后,就形成了事实上的规避管制的行规。投资人投资拍摄电影,但一定要出资500万,买上一个国内某电影厂的厂名,以获得投资和拍摄许可。电影厂基本上不需要投资,不但可以得到数百万元的厂名费,如果谈判得好,还可以分利。当然,电影厂负责电影内容的审核,确保政治正确。

  知道了这个内部规则,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好几部著名的电影都是某些并不出名的中小电影厂拍摄的。其中原因就是,某些著名的导演或者演员和该电影厂有密切的私人关系。投资人买谁的厂名都是买,于是,这些小厂就凭借宝贵的私人关系得到了投资人的青睐。1980和1990年代,这种制度大行其道。这时,虽然电影的管制得到了某种突破和规避,但电影也因此被严格压制,甚至到了几乎窒息的程度。

  何以如此呢?原因就在于,这种规避办法的代价是被管制者实行了自我审查。电影厂本来是拍摄电影的主体,是官方电影管制的对象,但现在一转而成了管制的主体。他们在代替官方先对剧本和电影的各个方面进行详尽的审查和监督。如果电影厂审查得好,没有引起政治上的麻烦,就有机会继续出售厂名盈利。一个厂子,一年买上十个八个的厂名,就够吃够喝,不亦乐乎了。如果他们审查不严,就会受到当局惩戒,失去出售厂名的机会。这种损失太大了,足以让电影厂严格审查,宁枉勿纵。

  自我审查反而会强化审查的力度,这是政府管制社会的一条规律。中国电影也不例外。因此,投资人购买厂名,付出的不仅是几百万资金,还要接受更为严格的内容审核。由于界限是模糊的,标准是不明确的,这种严格审查带来的麻烦,要远远大于几百万资金的付出。

  如果管制仅仅是加大了生产者的成本,那么,消费者可能要付出更多的代价才能得到商品或者服务。但如果管制还加大了生产者的风险,甚至伴以极大的不确定性,约束乃至禁锢了生产者的生产经营活动,那么,一个行业完全可能因此而衰败下去。

  实际上,1990年代的中国电影就几乎衰败无存了。中国公众已经几乎忘记了看电影是什么感觉。如果不是有美国等国的电影事业的蓬蓬勃勃,根据中国的市场现实,几乎可以说,电影是一个被淘汰的产业。

  到了2002年,管制终于有了改革。发生了一个根本性的变化。经过一系列步骤,最终形成的格局是,投资人不需要再向电影厂购买厂名了,而是直接把剧本和相应资料报到政府有关的管理机构,只要经过了管理机构的审批,投资人就得到了拍摄许可证。

  看起来,这好像是一种倒退。但实际上,这种改革由于恢复了管制的本来状态,反而消除了危害更大的自我管制。从效果上来说,管制者实际上从主动的状态变成了被动的状态。而且,这种直接的、面对面的管制和审批,也必然使得管制标准渐趋透明和固定。

  并非偶然的是,从这一年开始,中国电影开始加速发展。一系列大投资的电影投产,一个又一个的票房纪录诞生和被打破。观众逐渐回到了电影院。投资人惊讶地发现,原来中国的文化产业还是大有可为的。

  这种市场信息导致了更多的投资人涌向市场。2006年以后,中国电影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1990年代,人们几乎听不到新电影的消息,在大众媒体上也很少看到电影的广告。而现在,报刊、电视、街道、网络上充斥了电影的宣传和广告。一部又一部电影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中国的电影真正打开了市场,赢得了最该赢得的人——观众的关注。

  可以说,中国电影,正在步入正轨,开始起飞了。

  当然,中国电影体制还有许许多多管制和限制。仅仅放开了一部分,就激发起了如此巨大的发展空间,可以想象,如果中国电影实现了彻底的开放和自由投资,中国电影将出现怎样的狂飙突进。如果一个小小的香港,可以在电影上和美国、印度三分天下,那么,整个中国的生产能力如果被激发出来,前景难道不是很壮观吗?

  自由的人们的创造能力实在是惊人的,即使只有局部的自由。同时,也正因为自由是不彻底的,许多负面的因素就会挥之不去。这时,人们要做的是,充分意识到自由的作用,继续要求更大的自由,而不是为了试图消除某些负面因素而轻率地走向反自由的道路。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