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电影 商业大片 电影创作

中国电影产业面临“成长的烦恼”

2011-10-20 中国文化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浙江大学广播电影电视研究所所长范志忠教授认为,当前中国电影商业大片的流行,暴露出现实主义电影的创作危机。

   年产量超过500部、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电影生产国的中国,电影产业正面临“成长的烦恼”。创意匮乏、过度重视商业开发、价值观混乱等等隐忧引起业内人士及专家们担忧。

  在此间举行的第20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电影论坛上,专家呼吁中国电影界人士自觉肩负起时代的使命与文化责任,推动电影产业进一步健康发展,让银幕焕发出民族文化光彩。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黄式宪指出,近年来,中国努力促成文化与资本结盟,以《英雄》《集结号》《梅兰芳》《唐山大地震》等为代表的中国式大片崛起,使中国跨越式地迎来了电影产业发展的大好时期。
 
  统计显示,2003年以前,中国电影产量一直徘徊在100部以下,2009年则达到450多部,成为世界第三大电影生产国。2010年全国票房首度突破100亿元大关。
 
  “然而,中国电影进入‘后百亿时代’,却出现了产业‘综合症’,即:电影产业与文化割裂而呈现单边性的膨胀。‘市场金本位’的定势,让‘吸金’的思维代替了艺术的创新。”黄宪说。
 
  黄式宪举例说,《让子弹飞》把原着小说的历史背景掏空,将大悲剧改成一场匪与霸的“双雄会”。“在市场‘狂欢’的背后,电影市场的生态环境因追逐利润的最大化而丧失了对文化的虔敬之心。”他说。
 
  中国影协分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康健民则指出,创意匮乏是制约中国电影进一步壮大的又一重要问题。中国电影创作过程中显现出严重脱离现实、题材趋同、类型单一、趣味低俗的疲态。
 
  电影导演黄凯说,“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章子怡、李安。这几乎是国外观众普通对中国电影的认知,甚至某种程度是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认知。”
 
  他还说,功夫是一个成熟的电影元素,但如果单单是动作,不能完全展现出我们拥有5000年历史的泱泱大国的文化内涵。中国电影要走出去,应该让国外观众为中国文化而疯狂。
 
  浙江大学广播电影电视研究所所长范志忠教授认为,当前中国电影商业大片的流行,暴露出现实主义电影的创作危机。但这种危机恰恰也是一种难得的发展机遇。中国必须对本土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开掘,真正形成中国文化的软实力。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