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云南文化产业

民族工艺品如何再造新“西部模式”

2011-12-21 中国文化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云南是中国的西部省区之一,其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有着西部地区的普遍特质,即民族地域文化的经济化。

  云南是中国的西部省区之一,其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有着西部地区的普遍特质,即民族地域文化的经济化。十年发展,“云南文化现象”和“云南经验”造就了云南文化产业的骄人成绩,一大批云南民族文化产品不断涌现,特别是借助云南旅游业为平台的民族文化在文化经济化开发过程中不断得到创新。在经历了《云南映象》所带来的云南文化产业轰动效应后,云南文化产业下一步如何发展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和讨论。

  多年来,云南文化产业在“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的道路上苦苦寻找突破口和极具特色的文化产业门类,成效是有的。但同时,令人耳目一新的亮点与震撼却始终迟迟未见。特别是在与各省区市做文化产品横向比较时,拿什么代表云南的民族文化产品,云南民族文化产品的品牌代表是什么,变成了一件令人尴尬和苦恼的事情。传统小件的“斑铜牛虎”“民族扎染”和“民族刺绣”因一定的地域特色,虽然还保留着部分的市场需求,但总的来说,价格低廉,市场不大,影响力不足。而大件的物品又因过于粗放或笨重,以及物流不畅等因素而导致市场接纳水平的下滑,云南文化产业发展中重要的民族民间工艺品业受到严重考验和制约。在全国文化市场越来越细分化发展,销售越来越走向网络商务化的大众消费时代,云南的民族民间工艺品面临着巨大的生存空间压力和挑战。

  民族文化产品如何寻找大市场

  学界将云南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称之为文化产业的“西部模式”,其概念为依托民族文化资源,利用民族文化元素进行传统与创新生产而提供给大众消费的系列、多样化民族文化产品;同时,因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因素所带来的外延性经济行为所共同形成的市场供给;它通过旅游、演艺、节庆、会展以及当地的某种特质产品,形成某一品牌(包括地名品牌)效应,联动相关产业发展的产业形态。它与东部地区依托成熟的文化产品制造业,以及与文化创意先行的北京、上海等文化中心城市是完全不一样的形式,这些形式共同组成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地域类型。

  可以说,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突破口依然要放在大量产品的市场化问题上。“大量”,一方面意味着规模化和可复制化,强调工业化的生产流程;另一方面,作为个性化的民族文化如何在规模化和可复制化的过程中,保住特质、形成差异确实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民族文化作为个性化、特质化表现当然首先是非物质化的精神内容,它是民族的“魂”“魄”。整个文化的变革,特别是新生活方式的出现之所以成为可能,不但因为人的感觉方式发生了变化,而且因为社会结构本身也有所改变。大卖场、专业化细分市场的出现,无疑是当代社会“新生活”的标志。越来越多的专业化市场在中国东部沿海和物流通达地区的相继出现,比如浙江义乌、东阳;广东佛山、肇庆;福建晋江、莆田等。通过这些市场,商品的面向才可能扩大,规模效应才可能产生。反之,商品生产依然不能走向大发展的格局。通过云南“印象根艺”的发展之路,我们清晰地看到了这种产品融入大市场的发展轨迹和思路,这是未来云南其他工艺品以及相关门类产业发展值得借鉴的经验。

  如何铸造民族文化品牌

  文化品牌的竞争,不是简单的、具象的某种文化产品品质的竞争,它已经从对产品物质属性的表征转入到对产品文化属性的深度开发,即文化附加值所形成巨大的无形资产和强大的经济影响力。

  当然,如果说这样的阐述难免会让人对“若隐若现”“似真似玄”的文化附加值有些费解,甚至摸不着头脑,民族文化品牌的提出可能会更让人难懂。因为,民族—少数民族—原生态—自然—朴拙,就是这种文化的本真。但也就这样的描述从另外一个方面反映出民族族群所依附的生存空间和文化景观。民族文化产品要走入规模化发展确实任重道远,但民族族群特有的文化意韵依存的生境空间,为特殊的民族文化产品打上了“特异”的烙印,既是大众文化产品消费的层级化补充,也满足了小众化文化产品消费的求新求异性。

  最近云南“印象根艺”系列的推出,其实除了个性化的姿态外,还与人们对云南“原生态”文化景观的遐想有关。“原生态”是云南近年来对发展民族文化产业一直使用的一个品牌,从杨丽萍的歌舞演出《云南映象》开始;中央电视台的青年歌手大赛,获得金奖的云南原生态唱法;“彩云之南”的旅游营销无不与“原生态”和“印象”有关,在广大消费者心目中云南的原生态产品就是品牌,它甚至摆脱了具象化产品品牌的形式而深入人心。“印象根艺”巧妙地利用原生态作为产品品牌,节约了在品牌时间和营销成本上的投入,直接获得可观的利润,这是借品牌之势再造品牌影响作用的过程,可谓品牌的“草船借箭”!而市场对品牌快速的接受,是企业拓展市场重要的法宝,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顺应市场规律自然取得市场天下,这是品牌建设中难于颠覆的不二真理。

  如何打造创意经营者品牌

  从界定文化产业是一种体现内容创意和文化服务的经济形态开始,实践中我们常常强调前者而忽视了后者,这是一种极其被动的行为。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创意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交流与服务是民族文化经济化发展较为便捷的通道。云南丽江的宣科其实就是通过这种适应大众文化消费的表述方式获取市场的。洞经音乐这种古老的道教音乐在很多地方都有,为什么只有宣科的大研古镇洞经音乐才受欢迎,不就在于宣科与观众之间诙谐的沟通与交往吗?文化产品形式上的求新求异,价值上的共振共鸣,是文化产业创造利润空间的条件,缺少其中任何一个要件,获利将被大打折扣。经济强国美国的好莱坞大片是这样,经济欠发达的民族地区同样也是这样。摒弃一些僵化和墨守成规的理念,创新一些适应社会发展的新文化,并非是否定传统文化的做法。

  要在继承中创新,创新中发展,才可能使一种文化充满活力,生机勃勃。而优秀的文化创新人才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承担者和领路人,打造一个具有话语和沟通行业市场的品牌人物远比制造一个品牌产品要重要得多,犹如ipad、iphone可以从1不断升级到n,而ipad在乔布斯的话语中变成了“产品创新一定是基于市场需求和竞争分析的创新”的思想观念。因此,在一定的地域局限中,内容相似、风格接近的民族文化产业的突破口在于培养和打造传播者和经营者的品牌人物,因为他们不仅是文化交流和整合的中介,更是民族文化的催化剂和生产力。

  相关链接

  “印象根艺”木雕三年三跨越

  云南大理剑川素有白族“木雕之乡”美称,文化部还在1996年将剑川命名为“中国白族木雕艺术之乡”。但是,随着全国木雕行业的兴起,市场竞争的激烈,剑川木雕的产品单一化、科技含量低、缺少文化个性和销售价格过高以及缺乏高素质的营销人才,市场规模小、产业化乏力的状态愈来愈明显。

  作为云南木雕中的新军,2008年“印象根艺”在云南吹起文化产业发展的号角声中敏锐地捕捉到市场商机,顺势而为,三年三变样,成为云南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力量。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