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国产电影 西方电影

中国电影向好莱坞渗透 特效摄影棚来到东方

2012-01-12 中国文化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2011年应该称得上是中国电影业国际化的元年。

  2011年应该称得上是中国电影业国际化的元年。宛如制造业所经历的历程一样,向西方世界出口产品—发行拷贝和卖电影版权已不够,登陆海外资本市场也不够,现在,许多中国电影制作公司和发行商正在加速向西方电影工业的各个环节进行渗透。如华谊兄弟与美国传奇影业合资成立传奇东方,并与博纳影业一起入股华狮电影发行公司。最新一例是,2011年12月14日,北京小马奔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与好莱坞特效制作公司数字王国(Digital Domain)公布双方已就排他性合作达成协议,以各自拥有50%的股权在中国组建合资公司。

  “我们打算把整个特效摄影棚都搬到中国来。”小马奔腾副董事长钟丽芳说。数字王国由卡梅隆与两位合伙人在1993年创立,因主导、参与《泰坦尼克号》、《变形金刚》、《本杰明。巴顿奇事》等电影的特效制作而多次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技术奖项,是好莱坞顶级特效制作公司之一。这家合资公司计划为电影、电视剧以及其他相关传媒娱乐产品提供特效与动画制作。

  “中国的电影产业正处在爆发式发展阶段,每年有30%的自然增长,产出的电影和银幕数越来越多,但中国现在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特效制作。”钟丽芳认为,与数字王国合作的意义在于,将世界顶级的特效技术和经验嫁接到中国市场来。“伴随着好莱坞特效大片长大的年轻一代逐渐成为最主流的观众群体,他们的偏好决定了市场的未来。”

  过去,好莱坞电影产业背后的资本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欧洲。欧债危机则迫使好莱坞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新的资本来源,拥有广阔市场且电影娱乐投资方兴未艾的中国就成为最理想对象之一。“现在是对美国电影产业投资的好时机。”钟说。

  这也吻合了数字王国的发展战略。数字王国已经在美国本土之外的加拿大温哥华、印度孟买、英国伦敦等多地设立分公司,下一步计划拓展中国市场。“在他们眼里,中国已然是世界第二大市场。”钟丽芳说。小马奔腾与工业光魔(Industrial Light&Magic)也有过合作洽谈,但每年从《星球大战》衍生品中获利数亿美元的工业光魔对外来投资渴求不高,且已经在新加坡成立了分公司,因此目前并没有计划在中国开设分公司。

  根据双方的合作协议,数字王国将全权开放特效技术、负责合资公司的建筑设计以及培训人才。小马奔腾则负责为新建公司选址和建筑、在大中华区为合资公司融资。数字王国预计合资公司的规模将不小于其在佛罗里达州新建的动画电影工作室,后者在土地和建筑上的投资额为5000万美元。

  钟丽芳透露,根据税收等综合因素考虑,目前的选址范围缩小到了三至四个地方,最终选址会在2012年春节之前公布。届时数字王国特效公司的CEO克里夫。普拉默(Cliff Plumer)将驻中国负责推动合资公司的初期运行。克里夫曾任工业光魔首席技术官。

  但挑战在于,中国自主研发特效技术的能力能否随着与世界顶级水平的逐步接轨而得到提升。“好莱坞特效公司的研发能力很强,往往会雇一群科学家、艺术家做幕后支撑。”国内特效制作公司Base FX的一位内部人士对本刊说。该公司因参与制作HBO的电视电影《太平洋战争》的特效场景而获得过艾美奖。

  该人士认为,这个科技含量很高的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在于“学习”,而在于创新。比如,《本杰明.巴顿奇事》中布拉德。皮特饰演的男主人公年老时呈现出的皱巴巴的脸,就是利用数百个神经探测器来捕捉面部神经牵动时表情的细节变化,最后由电脑生成的“假面”。这种科技甚至可以用于治疗面瘫。“同样是做水流动的画面,好莱坞特效公司有物理学家与IT精英在解算流体和开发引擎,我们目前则只能在他们开发出的软件的范围内搜索、挑选。”他说。

  钟丽芳在美国参观数字王国的摄影棚时,对方为她演示了最新的肢体动作捕捉技术,这比拍摄《阿凡达》时的技术又有了进步,新建的模型让虚拟角色的动作更加灵活、真实。“他们的核心团队在不断地更新技术,这是最难复制的能力。”钟说。

  本土特效人才的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会是小马奔腾与数字王国的合资公司建立之后最先上手的工作之一,核心人才的培训周期可能达到数年之久。与此同时,钟丽芳表示已经有几个电影项目在筹划中。“哪一部最早上映还说不准,但肯定都是对特效场面要求高的影片类型。”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