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中国电影

中国电影:“先进不是保护出来的”

2012-06-21 中国文化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2012年的中国电影市场,正在接受被业界称为“狼来了”式的冲击,而在世界眼中,中国电影多年来总显得面目模糊。依托国家文化实力的提升,中国电影何时才能真正走向世界?

  2012年的中国电影市场,正在接受被业界称为“狼来了”式的冲击,而在世界眼中,中国电影多年来总显得面目模糊。依托国家文化实力的提升,中国电影何时才能真正走向世界?

  正在上海举办的第十五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产业论坛,汇聚来自世界各地的电影创作和投资人士,把脉中国电影,探寻前行之路。 

  狼来了,恐惧吗?

  “竞争不是坏事,中国电影人做的应该比说的多”

  “我觉得现在的中国电影业处在几乎停滞的阶段。”在中国工作的美国制片人安德鲁·摩根直言,“或者中国制片人、投资人的担忧和害怕是有理由的,因为在过去5年我们没有很好地积累实力,培养好的导演,也没有制造出一些好的明星。”

  恐惧说,源于2012年初中国电影业界的热议话题:中美双方2月18日就解决WTO电影相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达成协议。中国每年将增加14部美国进口大片,以IMAX和3D电影为主;美国电影票房分账比例从13%提高到25%。

  这一纸协议,让国内一些影人深陷“狼来了”的恐惧。

  应该害怕吗?不久前,中国第一大院线万达院线以26亿美元并购美国第二大院线AMC影院公司,其院线董事长李耀汉显然不这么认为,“先进不是保护出来的,只有竞争才能促进发展。”

  当然,中国电影确有不足。导演唐季礼形容,“中国导演比熊猫还要珍贵。”但安德鲁·摩根认为,“我觉得中国电影业未来非常光明,中国电影产业正处在一个十字路口。”

  面对进口大片的涌入,安德鲁·摩根说,“有竞争不是坏事,只是希望中国电影人做的应该比说的多。”

  往前走,艰难吗?

  “与狼共舞,只有融合,才能建立自己的影响”

  中国电影到了十字路口,左手光明,右手或许就是停滞。

  美国著名制作人麦克·麦德沃说,“记得《黑天鹅》在中国首映时,我看到票价大概是10到15美元,我问看电影的人多吗?他们说不太多,也就一亿五千万。”他感叹,“中国的票房非常厉害,中国现在是大家比较重视的力量。”

  巨大的中国电影市场,令全世界重视,也直面全球竞争。“电影是全球产业,总有一天要与狼共舞。只有融合进去,才能建立自己的影响。”上海电影集团董事长任仲伦说。

  而现实是,挑战来得更具体、更逼近了。未来,每个月都有2至3部美国大片与中国电影正面竞争,全年无缝全覆盖。对于上影集团而言,压力是切实的。

  “我们每年生产500多部影片,很多影片就跟义和团一样,挥舞大刀,对抗洋枪洋炮的进口大片。”任仲伦说,“应对挑战,中国电影要从量的发展变成质的提升。”他认为,“我们拥有的优势,是思想力量和艺术力量更符合国人的欣赏要求。这要求我们的电影思想更解放、题材更多样、对人性的把握更深刻。”

  “梦基地”,还远吗?

  “上海不需要证明它能成为,需要做的是如何发展”

  行动起来。一些深层的变化,已然开始。

  在此次上海国际电影节产业论坛上,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宗明介绍,上海目前从事电影制片的企业已经超过80家,2011年上海电影票房收入占全国市场份额将近10%。今年1至5月,上海电影票房增长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4%。

  如今的上海,电影产业已成为文化创意产业重要的领域。但上海的梦想,不止如此。迪士尼落户上海、梦工厂牵手上海……或许,未来上海还能打造一个电影“梦基地”?

  产业论坛上,不少与会人士指出,上海以及初具规模的长三角地区亲历和见证着中国电影的产业升级,包括剧本创意及版权开发、利用创意开发的园区及主题公园、后期制作基地等系列产业及产值拓展等。

  “不要说了,行动起来!”安德鲁·摩根说,“我们许多城市电影院还不够,我们需要更多国内发行院线。”

  最起码,上海已在设想成为“梦基地”的某种可能性。唐季礼认为,“上海不需要证明它能成为,需要做的是如何发展。”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