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二维码 爆发式 增长阶段

移动互联时代二维码受追捧

2012-09-28 中国文化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连接移动网服务的二维码识别技术也随之迅速发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报刊媒体、营销广告、文化场馆等多个领域。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连接移动网服务的二维码识别技术也随之迅速发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报刊媒体、营销广告、文化场馆等多个领域。继欧洲杯期间中央电视台第五频道首次在《豪门盛宴》节目中引入二维码后,诸如中国国家博物馆等文化展览场馆也在近来的展览介绍中引入了二维码,借助网络、移动客户端实现展品信息的便捷传播。业界人士认为,文化场馆应用二维码介绍展品,加速了二维码在国内的广泛应用和大规模普及,二维码或将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但产业爆发前夜,仍有诸多问题不容忽视。

  二维码进文化场馆

  二维码最早应用于日本,它的主要特点是可存储大量信息并且十分方便。在国内,二维码的应用最早出现在电子凭证、平面杂志以及数字出版等领域。比如,人们此前广泛见到的二维码火车票、飞机票等均属于二维码电子凭证类别。但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二维码也逐渐成为了寻常百姓网络浏览、下载、在线视频、网上购物、网上支付的入口。并且,随着编码和解码技术升级,二维码可容纳的信息量越来越大,甚至已能将几百幅图片合成一个立体影像。于是,博物馆的“技术革命”就有了可能。

  近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时发现,展馆里很多展品都“穿上”了二维码的“外衣”,参观者只需使用装载了二维码扫描应用功能的手机扫一扫展品上的二维码,就能当场读到跟展品相关的资料介绍,也能保存在手机里回家细看。一些展品的二维码信息里还包含网站链接,只要轻轻一点,就能获取更多资讯,“延伸阅读”。“过去,人们在参观博物馆的时候,只能通过展板上的文字、图片介绍或者人工导游的介绍来认识展品。现在,只需要一部手机,就可以在移动的状态下速读众展品的各种典故资料了。”中国国家博物馆信息网络部副主任黄梅说,博物馆是重要的公众文化场所,展品都需要有文字说明,但以往,文字说明的展板会占去许多空间,空间不够,让布展者伤脑筋。但如果把馆藏珍品的资料制作成二维码,则可以省去很多展示的空间,并且能介绍得更全面,因为二维码不只包含平面图片,还能结合音视频展示出更立体的效果,让参观者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此外,据了解,为了让参观者能在偌大的博物馆里更自如地参观游览,国博还在移动网应用商店里推出了专用于国博的自助导游导览软件供用户免费下载,该软件采用视频、图片和文字等多种信息化元素,提供了国博各个展馆的导游地图、参观路线以及展品介绍,用户下载后就相当于获得了一位免费的场馆导游,不必依赖现场讲解员,也能在偌大的博物馆里“自助游”。

  “扫”出来的商机

  据了解,目前除了国家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等也都相继启用了二维码。业内人士表示,不仅是博物馆,甚至剧场、音乐厅都可以应用二维码的技术。比如以后听众去音乐厅,如果听到心动的乐曲,只要拿手机摄像头对着宣传册上相关二维码一扫,就能读到详尽解读,说不定这段音乐还能马上播放出来,或者存入手机中当铃声。

  “这些应用场景表明二维码已经拥有一定的市场,并且将是一个很大市场。”北京灵动快拍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王鹏飞表示。近几年二维码市场虽未发力,但是其能将线上线下紧密联系的特点,必将在互联网行业与传统行业的结合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近日举办的2012中国互联网大会上,腾讯CEO马化腾也称,在线上线下结合的过程中,二维码将发挥巨大的作用。据悉,目前腾讯的微信已经开始试水通过二维码扫描使用线下优惠等服务,业内认为,腾讯微信或将通过二维码进军电商业务。另据悉,不久前,支付宝、分众传媒、聚划算也三方联合,在上海宣布推出手机二维码支付技术。目前,杭州、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7个城市的3万块分众传媒显示屏已支持这一服务。分众传媒董事长江南春表示,在传统模式下,从广告显示到商店消费需要多次跳转,而二维码技术或将是一次离线商务模式的创新性尝试。通过拍照、浏览、被吸引到愿意支付,把用户更多碎片化时间和互动、购买、支付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把用户的购买欲转化成购买力。

  事实上,这样的“网购达人”已经开始在我们身边出现,一个“淘宝控”朋友就表示,现在已经很习惯在杂志、报纸或商品上对着二维码一“扫”下单,随时随地买东西。来自淘宝无线的统计数据显示,手机淘宝今年第一季度新增用户数达1500万,手机淘宝累计登录用户数突破1亿。截至4月份,手机淘宝今年的成交金额已经超过去年全年的118亿元,同比增长500%以上。可见,移动电商已成为快速成长的消费模式,二维码受移动技术青睐变得顺理成章。

  发展面临安全问题

  尽管二维码技术近来在各个领域“开花结果”,但业内人士认为,大规模的普及仍面临一些关键问题,比如,缺乏核心技术、盈利模式有待突破以及安全问题等。其中,安全问题最为严峻。

  近日,网秦发布的《2012年上半年全球手机安全报告》显示,2012年上半年查杀到手机恶意软件17676款,比去年下半年增长42%,感染手机1283万部,比去年同期增长177%。病毒传播渠道的多元化使得手机病毒泛滥速度大幅加快。除了之前已经被多次曝光的手机论坛、第三方应用商店之外,近期开始流行的二维码技术也成为了手机病毒、钓鱼网站传播的新渠道。在用户量及扫码量飞速增长的同时,二维码所包含的内容是否安全,如何确保扫码结果不给用户带来风险,已成为用户密切相关的权益问题,乃至关系到整个行业的发展。

  “要让二维码识别这一应用进一步普及,安全问题必须解决,而首先需要安全认证的是扫码类型,也就是网址与移动应用软件的下载地址。”据王鹏飞介绍,前不久,灵动快拍与腾讯手机管家合作,由腾讯手机管家为“快拍二维码”设计安全解决方案,“快拍二维码”客户端用户在扫码时,针对网址或下载地址等扫码结果,会通过腾讯手机管家的安全认证免费检测是否包含恶意代码等风险。“我们希望将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中,避免用户因此受损失。”王鹏飞表示,随着二维码在信息识别、采集、获取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一些欺诈、钓鱼网站开始通过二维码威胁到用户的利益。尽管如此,目前二维码安全市场方面还没出现大规模安全事件,仅有部分用户反馈的案例。企业现在就开始关注安全,意在未雨绸缪。

  据了解,虽然目前针对二维码国家有相关的标准,但在应用层面还没有相关的政策,也没有针对二维码生成的一个管理机构。业内人士表示,作为一个新兴领域,未来,政府有必要在安全层面将其纳入到管理体系中来。

  当然,目前二维码的应用价值还仅仅是处于信息展示的阶段,并没有深入到资金链的关键环节中。因此,二维码的普及需要多方推动,当产业链各个环节成熟后,二维码产业才能实现真正爆发。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