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中国 电影业

国产电影何时走出“票房依赖症”

2012-12-04 中国文化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随着华谊11月25日公布与万达等30条院线达成的发行协议,成立不足半月的旨在提高分成比例的“发行联盟”正式画上了句点。

  随着华谊11月25日公布与万达等30条院线达成的发行协议,成立不足半月的旨在提高分成比例的“发行联盟”正式画上了句点。在这份协议里,华谊同意其发行的《一九四二》等3部贺岁档电影将按新分账比例与院线分成,3亿元票房之内华谊取得43%,3亿元到8亿元之间取得45%,而超过8亿元的部分取得47%。随即,星美集团董事长覃宏宣布将与《一九四二》同期上映的《王的盛宴》发行方分成比例调整为首周43%,次周41%,第三周至下片更降至39%,与原本要求的45%分成已相去甚远,原本发行商和放映商间的拉锯战变成了发行商间的削价肉搏。

  脆弱的利益共同体

  11月14日,中影、华谊、博纳、星美、光线五大发行公司宣布将联合向院线提出,将《一九四二》、《王的盛宴》等9部电影的发行方分账比例提高到45%。作为占据了国产电影发行市场份额80%以上的五大公司结成结盟,无异于扔给放映方的重磅炸弹,各大非五大发行公司控制的院线随后也宣布结成联盟,商议抵制发行方提高分成。

  相对于放映方态度坚决地举行会议、发表宣言,各大发行方的沉默则显出了这个联盟的脆弱和内部的矛盾。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9部宣布提价的电影原本就不是一个重量级的,如果没有《一九四二》、《王的盛宴》等大片撑场,《泰囧》、《笑过2012》、《秘密花园》等中小成本电影是难以要求提高分成比例的,而在贺岁档中打头阵的《一九四二》、《王的盛宴》却面对着更大的市场压力和彼此的竞争,因此最终决定妥协,也令其他影片提高发行分成的美梦化为泡影。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行商的确很难形成稳固联盟,因为为了更直接的自身利益,“叛变者”很快就会出现。实际上在11月21日举行的《一代宗师》发布会上,片方代表宋岱愿意维持原分账比例的表态已令发行联盟的瓦解初现端倪。而手握贺岁档最重量级影片《一九四二》的华谊愿意妥协的表态,最终压垮了这个联盟。

  随着《一九四二》上映临近,面对11月23日占中国市场份额80%的二十七大院线公司“在未与片方达成一致协议前,各院线影院不接待《一九四二》活动”的表态,华谊的确淡定不起来。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在《太极》系列失利后,华谊迫切需要借贺岁档拉升今年业绩,提振投资者信心,而《一九四二》正是其最大砝码,容不得半点差池。

  相形之下,星美对《王的盛宴》的处理则像是华谊挤压下的无奈之举。在《一九四二》的发行协议传出不久,覃宏意味深长地说道:“人生必将总是在学习中,这件事,让我更加深刻地学习并见识了各位,哈哈,有意思!”随即,他公布了《王的盛宴》向放映方大幅让利的决定,毕竟在万众瞩目的《一九四二》面前,《王的盛宴》的确有些底气不足。

  供过于求的贺岁档

  联合未成,星美选择了反戈一击,虽然冯小刚导演的《一九四二》更有票房号召力,但《王的盛宴》可能将凭借其更优惠的分成换来更多排期。影片上映3周后,发行方从《一九四二》和《王的盛宴》中获得的分成比例将相差高达6%,如果两者的上座率相差不多,院线会自然会选择多排映后者,《一九四二》的票房在此冲击下很难超过8亿元,制片发行方获得47%票房分成的愿望不过是一场泡影。

  重磅大片原是发行商可用来要求提高收益的利器,但一旦扎堆却会造成相反效果。回顾历史,张伟平曾三次用张艺谋大片提高电影最低票价和发行分成,前两次都大获成功,因为同档期没有对手。而2011年《金陵十三钗》因有《龙门飞甲》在,不但提高分成的企图未能完全如愿,两者的票房潜力也都受到了严重的挤压。而这一次《一九四二》和《王的盛宴》的短兵相接,可能又一次造就同样的悲剧,这种在好莱坞等成熟电影市场被视为忌讳的两部重磅大片同期上映的现象,却在中国电影市场一再发生。不仅是《一九四二》和《王的盛宴》,《十二生肖》和《血滴子》也将于12月20日同日上映。除此之外,在接下来两个多月的时间里,还将有40多部国产电影涌进影院。在如此供过于求的的竞争里,发行商们不得不铆足劲儿来打压对手,很难团结起来。而放映方也借机各个击破,瓦解了发行方提高分成的企图。

  作为贺岁档两部最有票房号召力的国产电影,《一九四二》和《王的盛宴》发行方的让步就给其它影片尤其是中小成本电影的发行方带来极大的压力,不但提高分成无望,就连原有的43%分成都难以保证。此番争斗更像是留给发行商的一个教训,不尊重市场规律,不建立起科学有序的电影档期协调机制,而盲目地迷信档期,群拥而上,结果注定是一场悲剧。

  做大蛋糕才有希望

  值得国产电影制片、发行、放映三方都庆幸的是,在此次围绕分账比例的纷争中,各方对自身困境的诉说引来了国家的重视。11月22日,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委员会连续发布了4项扶持通知,规定对进入市场发行放映的国产高新技术格式影片,将按影片票房收入分档对影片版权方进行奖励。其中,票房达到5亿元(含)以上的可获得1000万元的最高奖励。而全年国产片票房达到票房总收入50%(含)以上、45%(含)至50%及不到45%3个档次的影院,将分别获得100%、80%和50%已上缴专项资金的返还。达到上一年度放映国产片总票房收入45%(含)以上条件的新建设的影院,也可享受专项资金100%“先征后返”的待遇。

  这几项政策折射出国家希望提高国产电影份额的渴望。2003年以来,国产电影已连续多年占据了50%以上的市场份额,然而今年随着14部好莱坞大片的增额引进,加上国产电影自身的疲软和内耗,市场份额已很难达到50%的标准。未来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日益开放,国产电影在票房上受到的冲击也将日益增大。

  可悲的是,票房收入仍然是中国电影最重要的收入来源。据乐正传媒的数据,票房为中国电影业贡献了82.5%以上的市场收入。但从长远来看,中国电影业要保持市场繁荣,光靠票房收入是远远不够的。好莱坞电影如果光靠票房收入,也十有八九处于亏损。不同的是,好莱坞电影建构起了广阔的发行平台,其影院放映部分只占总收入的1/5,从音像发行和电视播映平台上所取得的收入都要高过影院发行收入,近几年来,在线播映收入又开始崛起。而放映方也大力开发了票房之外的食品饮料和广告收入,贡献了影院2/3以上的利润。因此,正如有业内人士所评论的,对于中国电影业而言,与其纠结于2%的票房分成,不如思虑如何做大国产电影这块蛋糕,通过制片、发行、放映三方的共同努力摆脱对票房的过度依赖。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