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大三学生 校园 微信报

大三学生创办微信报试水校园新媒体

2012-12-07 中国文化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我每天都会收到一条‘微信报’,可以了解当天学校的动态,了解新浪一天的热点,很实用。”福建工程学院2012级学生武文斌所说的“微信报”,是该校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近期推出的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开发的一种电子信息报,是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大三学生黄达聪创办的。

  “我每天都会收到一条‘微信报’,可以了解当天学校的动态,了解新浪一天的热点,很实用。”福建工程学院2012级学生武文斌所说的“微信报”,是该校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近期推出的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开发的一种电子信息报,是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大三学生黄达聪创办的。黄达聪在学校担任院学生会宣传部部长,他看到很多同学和朋友的手机关注了一些娱乐类的微信公众平台,就想能不能利用这个平台进行校园信息传播。学院团委书记李孝灯认为这是个好点子,当即抽调3个学生成立了资讯部,专门负责新媒体的运作,通过整合新浪、微信等资源,形成信息传播矩阵,满足同学们的信息需求。

  “现在微信在大学生中的普及率挺高的,受众范围广,发展潜力大。”黄达聪介绍说。11月5日“微信报”开通以来,做了20多期,已经有200多人关注。与传统的手机报不同,用户要先关注该院的微信公众平台,才能收到“微信报”,如果不想收到就取消关注,“不会有被骚扰的感觉”。而且“几乎不需要经费去维护,用户也只是消耗点手机流量而已”。

  “微信报”的优势在于其互动性。制作完“微信报”后,系统可以向关注自己的用户群发信息,用户也可以回复日期索要早期的“微信报”。运营者还在信息库中添加了一些关键词,用户回复的内容一旦有关键词出现,系统就会自动回复。亲身体验了一把,发“天气”二字,马上收到“信息学院天气预报”,点进去即可查看天气情况。

  黄达聪说,除了“学院新闻”和“学院活动”外,其他板块如“苍霞贴士”、“今日新鲜事”、“工院提醒”等都是实用性信息,官方信息少于30%。用户回复“3+年级”还可以查看该年级的通知。

  黄达聪认为,新浪的“忘性很大”,不及时看,很多信息就会被“刷屏”,淹没在繁杂的信息汪洋中。而“微信报”一天一期,可以收集整合当天的新浪热点,以电子报的形式发给用户,做用户的信息“好帮手”。“就拿上周末自习室开放来说吧,虽然我们在新浪上公布了相关信息,但还是有很多同学没看到。我们通过‘微信报’发布一些和同学们息息相关的生活学习内容,让订户不会漏过重要的信息。”黄达聪说。

  与新浪“有消息就发,没有就不发”的运作规律不同,“微信报”除了周末每天都要发送上千字的信息和多张图片,这对黄达聪的3人团队无疑是个考验。“每天天色一暗下来,我们就开始整理‘微信报’的内容。”黄达聪说,做一期需要半个小时左右,然后通过修改、审核,一般一个小时内能搞定。

  黄达聪看好“微信报”的发展前景。“‘微信报’的载体是手机,而现在学生普遍离不开手机。在传统媒体式微而移动新媒体勃兴的情况下,‘微信报’在大学校园里一定会有市场。”他的愿望是:“微信报”的内容更多样一点,渠道推广更高效一些,关注的人再多一点。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