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华视传媒

华视传媒收购计提导致巨亏

2013-04-11 中国文化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华视传媒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李利民表示,2013年,将是华视传媒削减成本、全面转型的一年。

  华视传媒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李利民表示,2013年,将是华视传媒削减成本、全面转型的一年。

  号称中国最大的移动电视运营商的传媒巨头华视传媒纳斯达克代码:VISN近日公布了2012年第四季度及2012年度业绩。财报显示,2012年,华视传媒全年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16亿美元,同比下降约36%;净亏损达到2.46亿美元,较2011年扩大了近19倍,同时也是华视传媒自登陆纳斯达克以来亏损最严重的一年。

  财报截至期是2012年12月31日,未经审计。财报显示,2012年华视传媒每播出小时的平均广告收入为667美元,相比2011年的1002美元下降了33.5%。广告销售毛利率跌至负数,由2011年的29.2%转为2012年的-5.8%。

  2012年,另外一个传媒广告巨头分众传媒总净营收为9.275亿美元,华视传媒营收仅为分众传媒的八分之一。

  除了业绩下滑,另外一则消息也引来了业界对华视传媒的担忧。据了解,由于合约今年到期,上海地铁电视媒体的独家广告经营权已经由另外一家传媒广告巨头德高集团获得,此前华视传媒通过收购数码媒体集团(DMG曾经拥有过经营权,这样一来,华视传媒想要扭转局面似乎更加艰难。

  2010年1月6日,华视传媒宣布完成对数码媒体集团的收购。华视收购后宣称,通过对地上和地下媒体网络的整合,为广告主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广告发布平台,并且得到了广告主们的一致肯定。另外数码媒体是中国最大的地铁电视广告运营商,这一次收购也帮助了华视对地铁电视广告方面的布局。此前,数码媒体集团曾击败华视传媒获得上海地铁电视广告经营权。

  上海13条地铁线路的整合为广告主创造了一个更加优质的广告平台,即封闭的空间能将广告信息更为有利地传递给目标消费群。据尼尔森于2008年6月进行的地铁电视受众收视情况分析报告显示,广告主如需覆盖到同等数量的受众,地铁电视广告的费用仅是普通电视广告的五分之一。拥有了上海地铁电视广告经营权曾让数码媒体巩固了其在全国地铁视频媒体行业的领导地位,所以华视这宗收购在当时被业内普遍看好。

  今年1月,全球排名第一的户外广告公司德高集团宣布,其全资子公司与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成立的合作公司申通德高,与上海地铁电视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获得8年上海地铁电视媒体的独家广告经营权。此合约自2013年1月1日起生效,运营包括上海地铁13条线路内的23000个地铁视频媒体,这一合约不仅进一步丰富了申通德高在上海地铁内运营的媒体形式,也同时意味着华视传媒不再具备沪上地铁电视媒体广告的经营权。

  “由于合同到期,我们不再拥有地铁电视广告的独家权。”华视相关人士表示。另外,也从上海市地铁资产公司传媒事业部印证了这一消息。丧失了这一巨大资源无疑给目前志在扭转巨亏形势的华视传媒再增加了困难。

  另据财报分析认为,华视2012年度营业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对在2008年收购的6个广告业务实体和2010年完成的收购数码媒体集团DMG相关的商誉及无形资产计提了1.79亿美元非现金减值费用。

  财报公布后,华视传媒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李利民表示,2013年,将是华视传媒削减成本、全面转型的一年。华视传媒将摆脱跑马圈地、快速扩张的方式,更加优化媒体资源。数据显示,2012年,华视传媒的媒体成本为9710万美元,较2011年的1.03亿美元下降了5.8%。

  据业内人士分析,事实上,传媒广告行业这种跑马圈地、快速扩张并非是件好事,不但不能达到收购之前预期的目的,还会出现“胃口太大消化不良”的现象。

  早在几年前,收购上瘾的分众传媒也因收购导致业绩下滑,最后不得不选择剥离其旗下部分业务,包括互联网和广告牌业务的子公司。

  “上市—收购—再分拆上市—再收购”是分众打造传媒帝国的战略,分众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先后收购了分众无线、炎黄在线、好耶、电众传媒、框架传媒、分众网景、科思世通、创世奇迹等10多家公司,最终分众不得不放弃这些子公司。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