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风电 产业

“形象工程说”再次凸显风电产业尴尬

2010-03-11 中国文化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相比于风沙对于设备磨损的这一技术层面的问题,“形象工程说”更值得注意,而这也再次了凸显国内风电产业目前所遭遇的尴尬境地。

  文/中投顾问

  “两会”期间,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苗圩在参加湖北团小组讨论时语出惊人:“国内纷纷上马的风力发电厂大多是形象工程。”他认为我国风沙伴存,风电设备受风沙磨损大,上马太多风电项目不合我国国情。他进一步指出,再过5年,风电设备寿命肯定要出问题,特别是甘肃那个千万千瓦级的风力发电站是典型的形象工程。

  中投顾问能源行业首席研究员认为,相比于风沙对于设备磨损的这一技术层面的问题,“形象工程说”更值得注意,而这也再次了凸显国内风电产业目前所遭遇的尴尬境地。

  依靠丰富的资源和国家的大力支持,近年来我国风电产业发展迅速。中投顾问最新发布的《2010-2015年中国风力发电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2008年我国共建风电场81个,新增风电装机容量达630万千瓦,位列全球第二。2009年虽然遭遇经济危机的影响,但我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接近1300万千瓦,不仅超过欧盟的1050万千瓦和美国的990万千瓦,而且这一份额占到全球新增风电装机的1/3。

  但在这些光鲜的数字背后,则是国内风电产业面临的多重尴尬。在“跑马圈风”导致风电装机容量大幅膨胀之时,全国近1/3的风电机组处于闲置状态。另外,大量企业蜂拥而至,导致风电设备产业被指有重复建设倾向等等。

  姜谦指出,在能源危机日益突出的今天,顺应潮流大力推广风电这种真正意义上的清洁能源本无可厚非,但问题是任何产业的发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对于风电这种刚刚在国内兴起的产业来讲更要如此。然而,目前国内风电产业的现实情况却是有条件的省市在上项目,不少不具备条件的省市也在牵强上项目,背后的挡箭牌都是积极推广和发展新能源产业。

  姜谦同时指出,或许,发展风电产业出发点并非是做“面子工程”,但在产业整体水平依然较低,技术瓶颈尚未真正突破、电网设备依旧相对落后、风电并网技术规范等仍然缺失的状态下,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大规模兴建千万千瓦级别的风电基地,又何尝不是一种政绩工程呢?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