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网络电台

国内网络电台商业模式和盈利预期愈加清晰

2015-07-31 中国文化投资网
 

  经过一轮又一轮的跑马圈地、用户争夺大战之后,国内网络电台的商业模式和盈利预期愈加清晰。昨日,国内音频分享平台喜马拉雅FM联合创始人、联席CEO陈小雨向《第一财经日报》透露,喜马拉雅FM的打赏系统已经上线,不久分成系统也将上线,付费收听的基础设施将逐步完善——此举意味着一直被指“烧钱圈市场”的网络电台行业在经过几年的市场大战后,将进入商业模式PK时代。

  这是喜马拉雅FM与阅文集团正式进行战略合作后,喜马拉雅FM官方透露的另一重大“战术性”动作。该公司日前引入全球最大的中文数字阅读平台——阅文集团作为战略投资者,双方签署版权合作协议,就文学作品有声改编、文学IP衍生发展等内容达成一致。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此次版权合作后,喜马拉雅FM将获得阅文集团旗下海量网络文学作品的有声改编权。

  陈小雨表示,喜马拉雅FM早在2013年就开始投入资金用于收购版权,获得一些领域的排他性有声开发权益。她认为,版权上的投入,相当于基础设施建设,是为将来商业化铺平道路,“中国网络电台的商业化模式要比国外同行精彩得多”。

  模式虽然精彩,但是也离现实有一定差距。“提盈利比较难,毕竟视频市场也是烧钱烧了很久。”一位业内人士这样告诉本报记者。

  不过,中国网络电台的前景从投资者的追捧中可窥一斑——2010年豆瓣FM上线被认为是中国首家网络电台诞生,此后各家网络电台相继上线,也都进行了多轮融资。根据易观智库的研究报告,喜马拉雅FM融资总额已达到6150万美元。

  在雄厚资金的支持下,网络电台的用户数最近3年高速增长,第三方数据平台易观智库报告显示:目前喜马拉雅FM的用户数超过1.8亿,蜻蜓FM拥有1.2亿用户,考拉累计用户超过6000万。尽管各个电台间的用户争夺之战目前仍在持续,但商业模式的布局之战逐渐走向台前。

  陈小雨透露,广告目前还是网络电台的主要收入来源,音频贴片广告形式较为常见,这样的收入来源相对比较单一,还无法让网络电台实现盈亏平衡。

  于是,有声出版成为了喜马拉雅FM着重发力的领域。据了解,目前喜马拉雅FM已与市面上9家一线图书公司签了战略合作,拥有市面上70%有声书的改编权。市场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美国有声读物市场在700亿美元左右,中国市场尚未开发,预计未来市场规模也能达到上千亿。

  “不仅是版权的合作,我们也在考虑联动做后续的文字与有声模式的不断创新。以后也有可能听到作家自己播的节目、讲的故事。这次战略合作,更大的价值是文字和有声如何进一步在生态链上探索创新模式。”陈小雨这样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单以与阅文集团的合作来看,喜马拉雅FM应该是受益多多。阅文集团目前已经涵盖了网络文学、传统出版物电子版等主要电子阅读产品,全面覆盖文学、社科、教育、时尚等主流内容题材,目前拥有的作品总数近1000万部,50大类型全覆盖。网络文学大神级作者90%以上来自阅文集团,莫言、韩寒等200多位知名传统作家、社会名人的作品在阅文集团发布。

  海量的原创内容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掘金来源,也是中外网络电台都非常重视的部分。

  事实上,海外网络电台的出现要早于中国,其商业模式也迥异于国内。2008年成立的德国网站SoundCloud,提供音乐分享社区服务,被称为音频领域的YouTube,其早先的盈利模式提供类似云盘存储的服务收费,每个人都可以免费向SoundCloud上传音乐,并与他人分享,但是免费上传的音乐有时长限制,超过免费时长,需要付费。这一商业模式后来被证明是成功的,SoundCloud现在的用户已经超过2亿。

  当然,SoundCloud的商业模式并不一定适合中国的网络电台,但在中国,由于用户的群体非常大,在积累到一定数量级后,盈利模式可以更多元。“各家网络电台已经进入了商业模式的PK时代。”陈小雨说。

  比如在音乐领域,喜马拉雅FM就“瞄”上了独立音乐人,并正与国内知名音乐机构深入战略合作,公开募集原创音乐作品发布合辑,为它们提供长线发展支撑。同时,喜马拉雅FM也尝试用互联网思维探索独立音乐新模式,并与知名LiveHouse品牌、音乐节主办方、智能硬件厂商、资深DJ等达成合作,帮助独立音乐人创造“微”创业机会。

  在国内网络电台现有的盈利模式中,广告收入仍以展示类、音频类广告为主,未来也将通过LBS技术,整合周边商家,进行O2O营销联动;此外,通过向粉丝销售衍生品模式、硬件增值、版权分销及出版都可以有所作为,订阅收听内容的模式也将更加重要。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