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新闻总署 记者领矿难封口费

新闻总署着手调查“记者排队领矿难封口费事件”

2008-10-30 中国文化投资网
 

    28日,从相关部门获悉,针对山西霍宝干河煤矿“封口费”事件,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已派出由一名副司长带队的调查组,正在山西调查。目前,调查组已找到相关人员了解情况,而调查结果此后将公布。

    另有数位知情人介绍,目前已经有参与领取“封口费”的“记者”被调查,并要求他们交代事情经过。

    “封口费”事件当中,究竟是哪些真假记者被“封口”了?昨日,本报记者拿到了戴骁军拍摄的四张名单。

     戴骁军告诉记者,由于拍摄是在非正常条件下,当时考虑最多的是安全问题,“用最短的时间结束战斗”,因此无法把全部名单拍摄完,这四张登记簿只是其中一部分,“至今也未核实是否真的是记者”。

    记者看到,这四份“山西霍宝干河煤矿有限公司办公楼来客登记簿”上,对每个来此的客人都登记在册,几乎全是某某报社的工作人员。登记时间也集中在9月24日和9月25日两天,也就是矿难后的第4、5天,从登记的时间段分析,全是一批一批地登记的。

    从名单看,登记的媒体多为总部位于北京的报社,及山西本地媒体。其中的媒体名称,就连工作多年的本报记者也未听过,如某某消费导报、某某信息报、某某网络报、某某财富、某某周刊等等。有的登记名称,干脆就是“新闻中心”“安全现场”等。

    更让戴骁军诧异的是,其中还有他供职的西部时报的人员,但是他从来不认识也未听说过此人。他表示,这些名单只作到达煤矿登记之用,随后煤矿工作人员将按照媒体影响力的大小,抵达煤矿的时间等等,分为三六九等,随后在专用办公室现场发放丰厚的“封口费”,数千元到数万元不等。

    “我干了一件想干的事”

    身材瘦小,但随身的一个摄影包就有50多斤,却能在山地疾奔,犹如侠客一般———戴骁军这样出现在记者面前。“如有与事实不符,我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当过四年兵的戴骁军,说话底气硬朗。

    9月25日16点左右,他接到线索———霍州市霍宝干河煤矿死了一人,上百名记者在此领取“封口费”。他与网友“直播山西”随即赶赴煤矿,拍摄下这惊人一幕。

    戴骁军说,他只是想打垮这一帮假记者,让真记者做该做的事情。“因此,这次行动,只是我个人的行为,与单位无关。”

    “封口费”事件经过媒体报道后,不少朋友提醒他,“你得罪了一帮人,断了他们的饭碗,一定要注意安全”。他告诉记者,目前还未收到任何恐吓、威胁电话,“要是怕他们我就不会干了,无论怎样也算为新闻界做了点好事吧”。

    经历了“封口费”事件,戴骁军有很多感慨。他觉得,假记者的生存是钻了制度的漏洞,而煤矿发放“封口费”也有巨大的利益。他介绍,据2005年12月1日起施行的《山西省非法违法煤矿行政处罚规定》,非法违法煤矿企业发生死亡事故,除按照有关规定对死亡职工给予不低于每人20万元的赔偿外,每死亡1人由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处以100万元的罚款。

    死一个人,只要花费不超过100万的“封口费”,对煤矿来说也是值得的,何况引起有关部门调查后,还要面临停产,损失巨大。“即便煤矿知道对方是假记者,也要给钱啊,不然,假记者把事故捅了出去,自己也没有好果子吃。”

    经历了太多的矿难,他建议应该设立举报奖,而且数额要高,不让假记者借此去敲诈勒索。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