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扩大文化消费

文化产业扶持政策加码

2011-10-27 中国文化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第一次提到扩大文化消费,并提出加大财政、税收等方面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对文化内容创意生产经营实行税收优惠。

    10月25日,《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发布,第一次提到扩大文化消费,并提出加大财政、税收等方面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对文化内容创意生产经营实行税收优惠。

  业内人士分析,在扩大文化消费方面,政府应该引导、扶持企业进行模式创新,提供个性化、分众化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拓展大众文化消费市场,并给予适当的财政补贴。而在税收优惠方面,力度应更大一些,并应该建立全国性文化产业税收优惠体系。

首次提及扩大文化消费

“《决定》中专门提到扩大文化消费,这在中央文件中还是第一次。”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文化消费主要包括教育、文化娱乐、体育健身、旅游观光等方面,它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首先应当提升全国城乡文化消费成为国民消费“支柱性需求”。

关于文化消费的两组数据常被各大媒体引用。一组是根据相关部门测算,2010年我国文化消费总量在1万亿元左右,到“十二五”末,这一数字将达到1.5万亿元;另一组是根据国际经验,按我国当前人均GDP为4000美元测算,文化消费总量应当在5万亿元左右。这说明文化消费的市场空间还很大。

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研究员张晓斌介绍,文化消费涉及到两个层面:一是公共文化消费,二是商业文化消费。公共文化消费主要依靠政府加大对公共文化设施的投入,而商业文化消费则要提供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来吸引大众主动进行文化消费。

提高商业性的文化消费,企业是主体。企业如何创新模式,生产出有质量的文化产品,是文化消费能够提升的关键。在这方面,政府的角色应该是引导者和支持者。

目前文化企业同质化问题严重、产品单一、竞争力不够,很难吸引大众主动去购买和消费。“对于文化企业来说,重视内容生产、创新商业模式是其发展壮大的根本。文化说到底是内容创意生产,而这很难预测其生产出来的产品就一定盈利。但如果政策支持力度大,企业的创新积极性会大大增强。”陈少峰分析道。

他认为,政府在这方面的引导与支持,主要可以有政府对文化产品的采购以及对内容生产企业进行政府补贴。如果政府采购部分文化产品,既能有效解决公共文化需求,又能促使企业创造更多更好的作品。“比如一部电影,政府采购部分场次,来满足低收入群体、农民工的需求,同时也帮助企业带来了收入和推广效果。”此种良性循环,对文化消费会起到潜移默化的推进作用。

而政府补贴文化企业,也是一种激励方式。传统文化产品要向个性化、差异化发展,而新兴业态企业大都弱小,政府部门给予一定补贴,为其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才能调动其积极性,激活文化消费市场。

税收优惠力度加大

由于文化产业“轻资产重创意”的特性,《决定》中专门提到加大财税政策扶持力度,对文化内容创意生产经营实行税收优惠,这意味着文化企业的发展面临更大的金融支持力度。

“中央的纲领性文件提到财税支持,今后各有关行政部门肯定会有更为具体的优惠措施出台。”张晓斌认为。

目前,以出版为例,由于享受文化体制改革的政策优惠,国有出版企业的企业所得税是全免的,增值税是先征后返。但这个优惠政策的期限只有5年,到2013年就到期了。《决定》中提到,继续执行文化体制改革配套政策,对转企改制国有文化单位扶持政策执行期限再延长5年。“这意味着到2018年才会结束,或许后续政策还会继续延长期限。”张晓斌说,“但民营公司不能享受这样的政策,以后税收优惠将会更广、更普遍。比如在图书销售环节,可以不分所有制,都实行税收减免。”

陈少峰认为,文化内容制作企业的税收优惠可以比照软件业优惠政策。比如,电影公司的营业税现在是5%,如果下降两个百分点,那对企业是非常大的支持。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对文化产业园区内的企业实现税收减免,对向国外出口文化产品的企业实现退税。但文化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其实,在国家层面形成一个统一的对文化企业的税收优惠标准是非常必要的。这使文化企业税收支持力度能系统化、机制化,但这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