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商丘 文化大观园

商丘文化惠民 正在融资1.5亿筹建商丘文化大观园

2011-12-23 中国文化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家门口的大戏,广场上自娱自乐的戏曲歌舞,电影院里与全国同步上映的电影……

  家门口的大戏,广场上自娱自乐的戏曲歌舞,电影院里与全国同步上映的电影……作为省级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市,河南省商丘市普通百姓的文化享受堪称一流,其经验被中宣部编入《全国文化体制改革70例》推广,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入选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地区。“让普通百姓在文化经济时代提升生活质量,是我们的义务和责任。”商丘市委书记陶明伦如是说。

  地市级院团的国家贡献

  “一大创造,一大贡献”,是商丘演艺集团在中国文化体制改革中获得的评价,这个改革始于2004年初。

  无钱排戏、戏剧人才流失严重,面对全国同行同样的困境,商丘市豫剧团先行一步,与知名企业张弓酒业“联姻”,更名为商丘市豫剧院,得到了一台客车和一辆流动舞台车,及每年20万元资金等支持。

  2006年下半年,商丘市整合文化资源,以商丘市豫剧院为龙头,将21家文化企业组建成为一个跨地区、跨行业的综合型文化经营实体商丘演艺集团。前所未有的改革力度激发出无穷发展空间,集团积极聘请外地多家演出公司经理作为经纪人,建立起一支庞大精干的经纪人队伍,形成了千军万马跑市场的局面。一手联院团,一手联市场,经纪人队伍将院团的触须不断伸向全国。目前,商丘演艺集团已经开拓了遍布全国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00多个县(市)的演出基地。

  眼下,商丘演艺集团已与嘉年华影视公司合作投资700万元,建成一个拥有4个数字放映厅,能容纳560位观众的现代化豪华放映厅。同时,正在融资1.5亿元筹建集旅游、演出、文化创意和休闲购物于一体的商丘文化大观园项目。

  让文化专业村成为富民村

  从2005年成为河南省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市到2011年4月入选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地区,商丘在大力培育文化专业村的尝试和进取中,为内陆农区文化产业发展闯出了一条新路子。

  目前,商丘全市文化专业村达18个,从业人员近十万人,年产值4亿多元。该市民权县王公庄村被誉为“中国画虎第一村”,王公庄村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崛起,是一种模式,更是一种启示。

  昔日的王公庄村,多数农家也过着一年四季“土里刨食”的苦日子,画年画卖钱属于少数人家的家庭副业。上个世纪80年代初,村民肖彦卿、王建民等外出打工接触到绘画美术行业后,就想着靠画画发家致富。1998年“四大虎王”画的第一批7张老虎图以每张100元的价格卖出。此后的虎画在全国绘画市场价格一路飙升到几百元、几千元甚至上万元。

  发展中的王公庄村人渐渐明白,农民个人的致富必须依靠规模化经营。于是,连接画虎村和外面市场的经纪人应运而生,经过他们的穿针引线,迅速将市场的“点”缝成了“面”。

  现在的王公庄村1366人中有500多人从事绘画产业,已辐射带动周边河南、山东两省三县数千农民从事或经销农民画,形成了以王公庄村为主的农民画家群,年绘画作品3万余幅,年产值已突破5000万元。

  在商丘,除王公庄虎文化专业村之外,书法、民间舞蹈、工笔画、宫灯制作……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专业村,让传统文化穿越时空在当代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手握双桨好行船

  商丘的文化繁荣既有市场无形之手的功效,更有政府有形之手的推动。一位专家称之为“手握双桨好行船”。

  改革之初,商丘文化管理部门及时制定《商丘市文化局关于市直事业单位改革实施意见》和《商丘市群众艺术馆改革实施方案》,将政府财政供给的文化馆、文物队、博物馆、艺术研究所、演出管理中心、群艺馆等8个公益性文化单位进行三项制度改革,实行了全员聘任制、岗位管理制、绩效工资制。“十一五”期间,为切实保证文化惠民,提升文化服务水平,商丘市各级财政在文化与体育传媒方面投入达7.77亿元,年均增长25.7%,高于同期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5.6个百分点。

  文化精品闯市场,需要政府扶上马,更需要送一程。商丘市从2005年至2010年,先后向王公庄村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村内铺修了两纵三横5条柏油路,制作宣传标牌400多块,为王公庄村建起农民绘画艺术中心、标准农民特色画院、虎啸山庄度假村等。

  商丘市委宣传部部长贾瑞琴说:“水深自有渡船人。商丘在文化体制改革进程中,政府始终成功扮演的是‘渡船人’角色,职能也由办文化转为管文化,由主要面向市直属单位转为面向全社会,为‘十二五’文化产业建设开辟更为广阔的视野和发展空间。”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