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黑龙江 十二五规划 文化产业

黑龙江:2015年建成完善的公共文化财政保障机制

2011-12-06 中国文化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十二五”时期,黑龙江省将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十二五”时期,黑龙江省将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持政府投入与市场参与相结合,“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相结合,广覆盖与高效能相统一,到2015年,基本实现较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财政保障机制,让更多文化建设成果为百姓所享。

  黑龙江省财政厅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十二五”期间,将落实好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财税政策,加大财政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力度,到2015年,建设10个省级以上文化产业园区,扶持10个年产值超50亿元的文化企业集团,力争1—2家企业集团进入全国文化企业30强。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力争超10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左右。

  据了解,“十一五”期间,黑龙江省就把支持文化事业发展作为建设公共财政、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积极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不断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2010年全省文化体育与传媒事业费支出40亿元,比2006年增加24亿元,年均增长20.1%。

  在投入大幅增加的同时,黑龙江省开始从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迈进:

  建立遍布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黑龙江省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十一五”期间,黑龙江省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事业费投入超过33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25倍。目前,全省共有文化馆146个、公共图书馆107个,专业剧场27个、博物馆143座,新型乡镇文化站851个,社区文化活动室924个,村文化室2000余个。各级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图书馆向社会免费开放。县级和村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现全省覆盖,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实现一村一月一场电影目标,广播电视覆盖工程基本实现“村村通”,建设农家书屋7525个,惠及农村人口1800万。群众文化活动日益活跃,“哈尔滨之夏”、“城市之光”等品牌影响越来越大,2010年全省各类群众文化活动10000多场,参与人数1000多万。

  在支持文化体制改革方面,黑龙江省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相关意见,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了大力支持,加快了全省国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步伐。目前,全省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设成效初显,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庆等大中城市中心市场和区域专业市场主导与辐射作用日益明显。黑龙江省出版、发行及电影制作发行等转企改制基本完成,有线电视网络、党报党刊发行、广播电视制播分离、非时政类报刊、国有文艺院团、重点新闻网站等改革积极推进。全省实现转企改制单位186家,核销事业编制7631个。各级图书馆、文化馆、电台、电视台等劳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改革深入推进,发展活力不断增强。电影管理职能划转、广播电视网络整合、市(地)级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三局合一”工作基本完成。

  在文化体制改革的大潮中,黑龙江省一大部分文化产业在大浪淘沙的市场化大潮中牢牢站稳脚跟,实力大幅提高。近年来,黑龙江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资金从2007年的2000万元增加到4000万元。2010年,全省文化产业机构6.4万个,比2005年增长30.9%;从业人员35万人,比2005年增长36.7%。全省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210亿元,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2.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1%。截至2010年,全省已建成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1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5个,省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15个,产业集聚效应明显增强。同时,涌现出以哈尔滨松雷集团、同源文化发展公司等为代表的一批民营文化企业,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基本形成。

  黑龙江省围绕支持艺术生产和文化活动,设立精品剧目和精神文明产品建设引导资金1250万元,重点打造了一批具有黑土文化特色的文艺精品。“十一五”期间,黑龙江省共创作生产舞台艺术剧目和大型文艺晚会115部、电影39部、电视剧29部(878集)、文学作品1900多部,在全国性文化艺术赛事和评比活动中有478项获奖。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