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文化服务体系

铜陵文化建设凸显“民生导向”

2012-04-05 中国文化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周末或节假日,我喜欢约朋友到江南文化园,在民俗文化村尝尝风味小吃,进影院看看大片,感觉挺好。”

  “周末或节假日,我喜欢约朋友到江南文化园,在民俗文化村尝尝风味小吃,进影院看看大片,感觉挺好。”供职于铜陵市一家事业单位的赵女士说,江南文化园融民俗传统与时尚娱乐于一体,汇聚了江南民俗文化、饮食文化、古铜都的铜文化等,一尊尊青铜塑像,彰显着铜陵特有的文化气息。

  “建成一批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完善公共文化设施,让城乡群众的文化需求得到满足。 ”铜陵市近年来坚持“民生导向”,大力发展具有铜陵特色的文化产业,构筑市民共同的精神家园,不断满足群众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放歌铜都,情注民生”文艺演出、铜陵老年大学校园文化艺术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共建和谐美好家园”广场文艺演出……一台又一台群众自编自演文娱节目在铜都文化广场上演,吸引着众多市民前来观看。这个采纳市人大代表建议和部分市民意见改造而成的公益性文化广场――铜都文化广场,是铜陵市第一项文化民生工程,由此拉开该市文化类民生工程建设序幕。

  到2011年底,该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五大文化惠民工程全部完成。乡镇综合文化站在全省率先实现全覆盖,141个行政村全部有了农家书屋,138个20户以上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覆盖率超过90%;社区文化家园建成78个,获得国家社会文化政府最高奖第十五届“群星奖”,公共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中小学校园体育馆全部免费向社会开放。

  文体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拓展了基层文化活动阵地,活跃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图书流动展览……公共文化服务逐渐融入群众生活。在城市社区广场,居民自发开展的柔力球、木兰扇等活动,常常引得路人纷纷驻足观看;由居民组成的黄梅戏、民歌、山水画等多种兴趣小组,活跃在各个社区。在乡村,舞蹈、黄梅戏、舞龙灯、秧歌、健身操等各类精彩文体活动纷纷展开,越来越多的农民投身文化活动,享受亲情友情、体验健康快乐。

  “创建文明城市需要文化来塑造,建设幸福铜陵需要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铜陵市提出,到2015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设施完善、运行有序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形成“城市十分钟文化圈”和“农村十里文化圈”,实现公共文化设施“齐配套”。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