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古县 “同频共振”

文化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

2012-05-29 中国文化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今年年初,古县成为临汾市惟一被山西省表彰的“文化强县”。

   今年年初,古县成为临汾市惟一被山西省表彰的“文化强县”。据介绍,近年来,古县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大力挖掘文化资源,促进文化繁荣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的“同频共振”,“软文化”逐渐成为该县经济的“硬实力”。

  作为一个只有9万余人的山区小县,古县自2005年出台《建设文化强县的意见》以来,在文化上的投资超过了10亿元,成为山西省20个、临汾市唯一的“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先进县”。

  据了解,“十一五”以来,古县把“文化强县”作为促进该县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头戏”,把“文化旅游品牌化”作为全县四大发展战略之一,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自觉,实现文化自为,用文化软实力助推转型跨越、领先发展。2011年,财政收入达到11.8亿元,文化和旅游的投资超过10亿元。

  占据文化发展制高点。2005年,古县县制定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为古县文化事业的大发展、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大突破提供了组织保障。在具体实践中,该县始终把文化发展纳入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各项文化费用全额列入财政预算,文化事业预算经费在逐年增加。2009年,把农村数字电影放映补助列入到财政预算。2010年,全县用于重大群众文化活动上的支出达192万元,用于图书购置经费达到了100余万元。2011年,文化事业经费达到了230余万元,比上年增长16.5%。同时,拓宽文化产业融资渠道,先后融资近3亿元建设公益性文化设施,初步形成了全社会参与、多元化投入的发展格局。

  建设地标性文化设施。近年来,古县不断增加对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使得一项项文化工程上马实施,一个个文化阵地相继形成,文化设施成为该县的地标性建筑。建成了高标准文化活动中心、文化广场,把一个垃圾遍地的涧河滩变成了居民娱乐的公园长廊。新建成投入使用的县图书馆总面积3167平方米,硬件设施达到国家一级标准……

  乡村文体基础设施建设也毫不逊色。7个乡镇文化站建设基本完成,建筑面积均达到了300平方米以上,藏书量均达到2000册以上。全县111个村的农村文化活动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和农家书屋工程全部建成并达到国家标准,每个村配套3.3万元的图书设备。城乡、社区体育健身场地覆盖率达90%以上。

  文化活动开展如火如荼。古县各类文体活动此起彼伏,每年的各类文体活动不少于60余次。组织开展了“书香型社会”创建活动,涌现出书香型家庭、机关单位、企业等100余家,学习型机关100余家。创建全民健身基地4个,并通过协调使城区各学校体育场定时向社会开放。

  积极扶持农村文化。在实现农村文化活动室、图书室全面覆盖的基础上,古县积极开展各类农村文化活动,主动扶持农村文化事业发展。从2007年开始就在全市率先实现“一村一月一场数字电影”的目标,目前已连续放映1万余场次,放映员的补助达到了100余万元,仅2011年放映人员的收入就达到了20余万元,设备购置费用和放映补助全部由县财政解决。为发挥农村文化书屋的作用,建立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并以“农家书屋”为阵地,大力实施农民培训工程,培育和塑造了一批新型农民。

  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初见成效。该县坚持大企业大园区引领,促进文化与旅游、科技深度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产业,引导社会资本尤其是民营资本和资源类企业投资文化产业。以“牡丹文化”为龙头、以手工艺制作为载体的特色文化资源优势,正在向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转变。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