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文化产业 工业化

文化产业也需要“工业化”技术

2012-06-11 中国文化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最近是国外大片和中国本土电影集中对抗的时段,从票房成绩来看国产自然是败下阵来,这一现象也引发了很多媒体的讨论。

   最近是国外大片和中国本土电影集中对抗的时段,从票房成绩来看国产自然是败下阵来,这一现象也引发了很多媒体的讨论。为什么“复联”(复仇者联盟)比中国妇联还有号召力?为什么《泰坦尼克号》历经10年还能在中国拿到好成绩?当然,有些不开眼的评论者会说观众喜欢大场面、爱刺激,太缺乏审美情趣。不过,市场是最终的权威,再完美的理论,对与错,只有在现实中才能真正确定。

  总结好莱坞的优势,我们发现它始终走在最前沿,有顶尖的导演,编剧,演员,制片人,更有最一流的特效团队。不过这些中国也有,我们也有屡屡在影展获奖的导演、有粉丝遍布世界的演员,更是不缺乏资金。这其中的差距在哪里?我想关键就在于如何整合这些资源,正如没有好教练,再多的一流球星也只能奉献出三流的比赛一样。这种量产的管理技术,我们不妨称之为“工业化”,这种技术保证了文化产品符合大众审美情趣,能够迅速有效的占领市场。

  国内有不少观众喜欢追美剧,而美剧的成功与其工业化生产息息相关,首先美剧制播分离,在创作初期,通常由制片人在众多的故事中选出他们认为有市场潜力的东西,采用每周播出一集这种投石问路的原则来进行制作,而且往往是先拍一集出来进行试播。拍摄出几集之后,都要让不同年龄层的观众志愿者组成一个评审团看片。如果能获得观众看好,决定投拍后,接下来才是剧本创作。美剧的季播制度,给了电视台以充分的评估权,在播出季的间歇期,电视台决定是否继续下一季,以及下一季内容走向。而边拍边播的形式,也让制作团队能及时通过收视的反馈情况来调整剧情的设置和人物的命运。

  电影的制作是一个产品内部的工业化,特效、音乐、细节、剧情,通过多次总结的经验进行整合。催人泪下的情节呈现时,音乐恰到好处的响起,这不是导演灵机一动,而是经过团队反复实验的成果,甚至能够参考量化的数据,了解大多数人什么时候容易被感动。而电视剧的制作更像工厂的经营模式:根据市场目前的关注热点,制作一定成品投放市场,根据销售额来决定重点方向。

  当然,并不是所有文化产业都需要工业化技术。从本质上看,文化产业都是需要拉近与人的距离,这里就存在两种选择,一是主动靠近大众,这就是好莱坞电影、美剧工业;而另一个类是让人主动靠近,这是故宫、卢浮宫等艺术产业。文化产业是要通过靠拢大众赚钱,还是吸引小众欣赏,定位明确非常重要。不过,对于中国整体而言,需要补上“工业化”的这一课,方能取得更多的机会去发展。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