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民营企业 文化产业 便利

中国民营企业迎来进入文化产业的好时机

2012-06-12 中国文化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令世界瞩目,现在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令世界瞩目,现在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今后,中国经济如何可持续地发展,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注重科技创新、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同时,发展文化产业也成为政府和民间企业家重点关注的方向。在今天中华全国工商联举行的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政府官员和民营企业家就发展文化产业进行讨论,不少嘉宾都认为民营企业有着自身的优势,再加上近年来国家的政策支持,现在正是民营企业发展文化产业的好时机。

  中国在2009年就出台了文化产业的振兴规划,2011年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要鼓励和引导各种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健康发展,在国家许可范围内,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文化产业。2012年,中国“十二五”时期的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文化部的“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陆续发布。

  在中华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李路看来,这些都为民营企业进入文化产业降低了门槛、疏通了渠道、提供了保障,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应该抓住这样难得的历史机遇,力争在文化产业中有所作为。而且,李路认为,民营企业进入文化产业也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相比钢铁石油铁路等领域,文化产业投资规模较小,民营企业凭借自己的市场敏锐度和敢为人先的勇气,在市场竞争中往往占有优势。近几年,文化产业中做得出色的企业和投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的企业很多是民营企业。比如电影行业,民营企业占行业的收入比重超过了2/3。而且,文化产业是创意产业,创新和机制是两大核心要素,民营企业敢闯敢试、创新性强、权属关系清晰、运行机制灵活、行动效率较高,在创新能力和机制运行上具有比较优势。”

  另外,李路还提出,文化产业输出的是精神产品,各国对此类投资的约束更多、门槛更高,在海外发展上,民营企业相比国有企业则更加便利。

  已经开始进军影视业的东方美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郭丽双在发言中认为,《花木兰》《功夫熊猫》等这些美国好莱坞利用中国元素成功的事例体现出在文化产业中创意的重要性。美国作为文化输出的第一大国,其成功经验值得中国企业学习和借鉴。她表示,要提高影视作品的创意水平,需要不跟风不媚俗,还应该从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中提炼普世价值观,而且优秀的创意也需要注重文化产品和市场形势的分析,这是降低投资风险、实现经济效益、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位于深圳的研祥智能集团在上世纪90年代建立,借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和自身的努力,现在研祥已经成为中国特种计算机的领军企业。基于对中国当前发展形势的分析,他们也开始涉足文化产业。集团董事长陈志列说:“我们的研究(结论)是,本世纪在我们身边发生的最大的事件、最能借到光的就是中国在全世界范围的和平崛起。我们怎么样借这样的大势呢?我们研究发现美国的GDP很大,但是论工业的总产值中国已经超过了美国,我们与美国的GDP差距在于文化和金融两个产业。文化产业占美国GDP的27%,金融产业占32%。如果我们可以尝试在文化产业和金融产业继续发展的话,也许我们又可以遇到一个像(中国)90年代初一样的企业的巨大发展空间。文化产业具有个性化的特征,这种个性化会诞生很多细分市场,民营企业的适应性强和效率高的特点就非常适合在一个巨量的细分市场里有所作为。”

  对于民营企业发展文化产业,中央统战部副部长、中华全国工商联党组书记、第一副主席全哲洙也给予了建议:“民营经济当前要进入文化产业从哪里作为突破口呢?我认为从我们民营经济的现状看,应该从三个方面作为突破口:一个是演艺影视领域,第二个是动漫领域,第三个是走出去(海外发展)。”

  全哲洙表示,发展文化产业首要的是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对文化机制体制的创新。对于民营企业家自身来讲,进入文化产业也要具备一定的素质和修养。此外,他还透露,全国工商联正在筹备文化产业商会,力争在今年内建立。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