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文化产业

民营企业进入文化产业大有作为

2012-06-21 中国文化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民营企业进入文化产业大有作为。”全国工商联党组书记、第一副主席李路话音未落,会场掌声雷动。

  “民营企业进入文化产业大有作为。”全国工商联党组书记、第一副主席李路话音未落,会场掌声雷动。

  日前,全国工商联宣传培训委员会2012年度会议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京举办,论坛主题为“提升企业家文化自觉打造文化产业发展前景”,来自全国各地的150多名企业家代表们畅所欲言,围绕“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企业家的文化责任”、“民营影视产业发展的前景”、“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机遇、难点与挑战”等议题,进行交流研讨。

  国家鼓励民营企业进入文化产业

  “国家鼓励支持民营企业进入文化产业。”李路在讲话中指出,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早在2005年,国家就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2009年又出台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2年2月《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指出,下阶段要在国家许可的范围内加强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文化产业,鼓励民营企业资本参与到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的改制,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实施和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

  “这一系列的政策出台,为民营企业进入文化产业进一步降低了门槛,疏通了渠道、提供了保障。有条件的民营企业要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乘势而上,力争在文化产业中有所作为。”李路说。

  “掌声、哭声、笑声,总得有一声”

  民营企业当前要进入文化产业,从哪里作为突破口?

  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全国工商联党组书记全哲洙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可以有三个方面作为突破口:一是演艺影视领域,二是动漫领域,三是要走出去。而这三个突破口都有一个关键点,就是要出精品,要出原创的精品。

  精品的评判标准是什么?“不是帝王将相,不是专家学者,是老百姓。”全哲洙说:“人民大众是文化的源泉,也是文化的主体。精品不是专家评出来的,不是领导点出来的,是在市场当中老百姓拿人民币交换出来的。老百姓的钞票就是选票。”

  他以电影为例,说:“一部片子好不好有三声,没有三声这部片子不能认为是一部好片子。掌声、笑声、哭声,三声总得有一声。如果毫无反应不见得是好的。”掌声、笑声、哭声都是一种导向,具有感染人、激励人的教化功能。

  做礼品促销和创意产品的孙震,对原创精品的价值有着更直观的认识,更有切肤之痛。孙震是北京元隆雅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长。元隆雅图每年生产六千多万份促销礼品和小型纪念品,涉及到的动漫产品用的几乎都是国外的卡通形象。人家只给一个形象授权,公司就要上交15%的销售额。“所有的设计创意都是由我们公司上百名设计师设计创造的,我们只是用了一个形象。但是卖100万就要给他15万,这对于我们来讲是非常可悲的。我们的设计师们的辛苦付出,在整体价值上得不到体现。”孙震在论坛现场就向在座的企业家们表达了自己的迫切愿望,如果谁有好的电影、动漫形象的项目,元隆雅图愿意参与,甚至愿意推广。

  企业家要有“德”

  会上,全哲洙和李路不约而同地提到“人品决定产品”,认为企业家的德性对民营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全哲洙说,企业家一定要有“德”,“德,得也。”一定要有内涵,要有德行,无德得不到市场、得不到财富。“刚开始可能鱼龙混杂,但是市场毕竟会大浪淘沙,企业家要有足够的素质准备和能力准备。”

  李路也认为,企业家作为一种特殊的人力资本是生产力各要素配置的组织者,要做好文化产业,企业家必须切实提高自身的素质,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修养。

  从1988年开始就做过书刊借阅、书画展览和文物交流等文化活动的河南超越集团董事长杨清河,和与会人员分享了自己从业几十年的经验和教训。他不无感慨地说,民营企业从事文化产业要过道德关,要把握道德底线。“文化产业跟其他的产业不同,这也是它的特殊性导致的。它很容易碰上低级下流、粗俗的东西。搞书有黄色的、搞电影电视也有,这些东西很容易获得暴利,但是会踩到道德底线。”杨清河说,文化产业更需要有文化。从事文化产业要带着自己的使命和宗旨,要遵循既符合社会经济环境,又符合市场规律的规则。如果能够把这些做好,民营企业从事文化产业是大有可为的。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