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艺术 职业教育 战略机遇

“山西现象”:产学结合 院团合一

2012-08-21 中国文化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着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艺术职业教育迎来了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各地艺术职业院校抓住机遇,趁势而上,一手抓人才培养,一手抓艺术创作,努力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在探索中国特色的艺术职业教育之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着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艺术职业教育迎来了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各地艺术职业院校抓住机遇,趁势而上,一手抓人才培养,一手抓艺术创作,努力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在探索中国特色的艺术职业教育之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为了总结经验,引领发展,2011年下半年至今年上半年,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组成专家调研组,以“推动艺术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为主题展开调研,并形成了《“山西现象”:产学结合 院团合一》、《“南北两校”:校团合作的成功样本》、《“风景独好”:江苏中等艺术职业教育发展解读》系列调研报告。从本期开始,《艺术教育》周刊将陆续摘发,以期对广大文艺工作者特别是艺术职业教育工作者有所启迪。

  在全国独立设置的艺术类高职院校中,山西省独占两所,一所是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建院于2000年,是全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公办艺术类高职学院;另一所是山西戏剧职业学院,其前身是山西省戏曲学校。两所学院都坐落在太原市,共同隶属于山西省文化厅。与省内或全国同类院校相比,两所学院办学条件均不优越,教学资源不足,教学经费缺少,学院占地面积也不过就是理工类高职院校的一角而已。然而,就是这样两所名不见经传的“小学校”,在10年来艺术高职的发展历程中,却异军突起,独领风骚,创造了艺术类高职院校“产学结合”的成功范例与办学传奇,在全国艺术职业教育和文化艺术界引起极大轰动与广泛关注。究其原因,在于这两所学院所创演的一系列艺术精品及其背后的教学改革实践,已经成为山西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与“强力品牌”,并代表着中国艺术职业教育的办学成就与发展走向,构成了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在“产学结合”与“院团合一”上的“山西现象”。

  首先,横空出世的是山西艺术职业学院的大型民族舞剧《一把酸枣》,该剧2004年首演大获成功,在艺术职业教育界大有“于无声处听惊雷”之势;继而在全国各地巡演860多场,曾13次进京演出,观众近百万人次。《一把酸枣》多次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先后赴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巴林、捷克等国演出。2010年,登上了具有国际文化地标地位的美国肯尼迪艺术中心的大舞台。该剧成功入选2005—2006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并荣获国内多项大奖。

  无独有偶,也是在2004年,山西戏剧职业学院卧薪尝胆,推出了大型民族交响乐《华夏之根》,这部作品被誉为2004年中国民族乐坛上的一道亮丽风景,并于2007年荣获第六届中国“金唱片”奖。同年,这所学院还推出了新编儿童话剧《我能当班长》,此剧填补了山西儿童话剧的空白,荣获文化部第十一届文华新剧目奖;2005年,山西戏剧职业学院又创排了儿童话剧《刘胡兰》,此剧应邀赴上海市巡演,被上海市教委列为2005年小学生必修课之一;2006年,山西戏剧职业学院创作演出了大型戏曲交响乐《山西四大梆子交响演唱会》;2007年,又推出了一部精品力作《唱享山西——经典民歌汇》。有评论认为,此部作品创造了山西省舞台艺术3个第一,即:第一台大型原生态经典山西民歌,第一台演艺与旅游结合的晚会,第一台在省城常态演出的晚会。2009年,该院“华夏之根”艺术团以自己的教改魄力和艺术胆识,将“产学结合”的教学实践模式推向了艺术的前沿与高端——当年9月,说唱剧《解放》惊艳首演于国家大剧院,以强烈的艺术冲击力,在北京引起轰动。据了解,该剧迄今已在全国19个省、52个城市演出280多场,观众达60多万人次,并已经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

  《一把酸枣》足迹踏遍大江南北之后,经过3年悄然无声的紧张筹备与创排,2011年11月,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又在北京保利剧院和上海大剧院隆重推出了另一部精品力作——大型舞剧《粉墨登场》;该剧又一次在北京和上海引起强烈的反响,受到观众及专家学者们的高度评价。中央电视台为此在《文化新气象》栏目做了专题报道。今年6月14日,作为文化部精选的优秀剧目,该剧在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隆重上演,为中澳建交40周年“中澳文化交流年”闭幕式划上圆满句号。同时,此剧在全国各地的巡演也拉开了帷幕。

  山西艺术职业学院与山西戏剧职业学院在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改革上犹如两面旗帜,一路同行,在产学结合探索的道路上比翼齐飞,共创辉煌。由此,“山西现象”应运而生。

  让艺术职教界与艺术界惊羡之际,人们都在追问:在山西这个经济和教育并不算高度发达的内陆省份,为什么艺术职业教育会搞得如此红红火火、轰轰烈烈?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

  课题组通过调研,得出3条结论:首先,得力于“小校长”具有“大智慧”。所谓“小校长”是说这两所学院的院长,原本都不是什么声名显赫的教育家或艺术家。山西艺术职业学院院长李力是小提琴专业毕业,建院前是原山西电影学校的校长;时任山西戏剧职业学院院长赵银邦(现任山西省文化厅副厅长)原本是学哲学的,长期在机关做党政工作,本与艺术无缘。然而就是这样两位普普通通的“小校长”却有着非凡的“大智慧”。这种“大智慧”首先体现在他们对艺术教育有一份挚爱,怀揣着艺术的大梦想。李力带领着自己的“追梦团队”,在历经艰辛困苦和酸甜苦辣的办学实践中“十年追梦”,终被评为2006年中国教育年度新闻人物。赵银邦操着一口山西方言,额头常常闪着智慧的光芒。他对山西地域文化的挚爱甚至达到了如醉如痴的程度。

  更大的智慧在于,身为学校的掌门人,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这两位院长都悟出了职业教育的真谛。如果说艺术职业教育要做到“出人、出作品,服务社会”,那就必须要走教学改革之路,必须要积极探索“工学结合、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必须要有多向发展思维,要有“敢为天下先”的创新意识与勇气。学校虽小,校长当有大气魄。

  “小校长”的“大智慧”,还体现在他们“有为才有位”的治校理念。这两位院长不仅具有获取领导信任、专家参与和财政支持的沟通协调能力;同时,还深知艺术精品的市场运作规律,以他们的智慧与能力将自己的艺术产品营销到广阔的演出市场中去,融入到山西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框架中,实现了艺术精品与文化市场的有效对接、办学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互利双赢,使其“小学校”闯出“大舞台”,“小学校”走进“大市场”。在此过程中,学校的知名度、美誉度迅速提升,成为山西文化的知名品牌与亮丽名片,令全国艺术教育界同行刮目相看,他们用智慧实现甚至超越了自己与团队的梦想。两位院长的办学实践也再一次有力验证,一个校长对学校的文化与理念引领、建设与发展是多么重要。因此,加强艺术职业院校的校长队伍建设,努力提升校长的领导力、学习力和创新力,当是艺术职业教育发展的当务之急。

  其次,我们认为,山西两所艺术职业院校的产学结合实践,得力于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引路。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多年来始终坚持“面向市场,多元办学,注重实践,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和“探索、开拓、创新”的学院精神;从教学改革实践中,凝炼出了“课堂教学—艺术创作—艺术实践—市场检验”的人才培养模式,此项教学改革成果荣获了文化部“创新奖”;山西戏剧职业学院则秉承“剧目驱动、院团合作、学演结合、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多年来作品迭出,不仅为学院的特色办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出一条成功之路,而且为山西的文化强省和艺术繁荣做出重要贡献。应当说,在办学理念和产学结合的实践上,两所学院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三,山西两所艺术职业学院产学结合的成功范例,还启示着我们对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发展的深层次思考。艺术职业教育实质就是实践性教育,实践性当是艺术教育的本质属性。特别是表演类专业,如果没有实践、没有作品及舞台实践这个载体,便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才培养。局限在课堂上与校园里是培养不出艺术家的,真正的艺术家需要在舞台上淬炼铸就。因此,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在《一把酸枣》演出大获成功之后,便组建了华晋舞剧团,将产学结合的教学改革模式又提升为“院团合一”的办学模式,从此为学生的艺术实践搭建起一个长期稳定的有效平台。这使我们想到,艺术职业教育“实践性教学”的价值需要多重定位,如课程定位、效益定位和品牌定位;在探索工学结合、产教结合和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改革中,学校根据各自的校情,可以有多元选择,如校际合作模式、院团合作模式、经典剧目实训模式、自主原创模式等。无论选择哪种模式或创造什么模式,只要有利于艺术人才培养与服务社会,就应当给予充分肯定与大力支持。

  值得指出的是,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和山西戏剧职业学院在产学结合教学改革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还得力于山西省委、省政府的鼎力支持与关怀。2010年5月,山西省省长王君在山西艺术职业学院调研时说:“学院不大,成绩不小。”仅仅8个字,体现出山西省委、省政府对这所学院办学成就的高度评价。

  课题组认为,这两所院校“产学结合、院团合一”教学与办学模式所呈现出来的“山西现象”,真正为全国艺术职业院校树起了两面旗帜。我们相信,在“旗帜”的引领下,会有更多艺术职业院校产学结合的精品力作问世,为中国的艺术职业教育增光添彩。对此我们充满期待。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