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内蒙古 民族 文化

内蒙古打造民族文化强区

2012-10-19 中国文化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内蒙古打造民族文化强区,不仅是写在纸上,讲在嘴上,而且是动用真金白银,把规划落到实处。十一五期间,自治区文化事业资金投入由2006年的43287万元上升至2010年的143998万元,5年上升幅度为33.27%。

  内蒙古打造民族文化强区,不仅是写在纸上,讲在嘴上,而且是动用真金白银,把规划落到实处。十一五期间,自治区文化事业资金投入由2006年的43287万元上升至2010年的143998万元,5年上升幅度为33.27%。自治区在编制十二五发展规划时,明确提出建设民族文化强区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实施重大文化惠民工程,并且把文化事业经费从3.05亿元提高到11.3亿元。明确要求各地对于国家、自治区、盟市下拨的文化设施建设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严禁挤占、挪用。

  各盟市、旗县区政府积极响应自治区要求,加大对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确保文化事业经费的增长不低于当年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下大力新建或改扩建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和剧院。对群众艺术馆、文化馆、图书馆、文化站等公益文化单位给予经费保障,保证各级公共图书馆有一定数量的购书经费。加大对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的财政补助,保证重大群众活动的经费投入,每年根据实际安排经费,开展有影响的导向性、示范性的重大群众文化活动。

  真金白银启动了全区苏木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到2008年底,在中央为内蒙古新增苏木乡镇文化站投入建设资金3000万元的基础上,自治区又匹配1446万元,使全区文化站建设总数达到243个。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4个国家级、21个自治区级的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初步形成了以文艺演出、文化会展、工艺品美术、民族音像为主体,各业并举、协调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

  文化建设从上到下,纵向普及到基层,逐步完善了自治区、盟市、旗县、乡镇、村(社区)五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全区力争到2015年实现“一县两馆”、“一乡一站”、“一村一室”标准化建设目标。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全面实现基本服务项目免费开放,方便群众随时随地享受基本文化服务。机关、学校、企业的内部文化设施,凡有条件对社会开放的,采取多种方式向公众开放。目前,全区已经免费开放了74座博物馆、纪念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仅内蒙古博物院、乌兰夫纪念馆年接待参观者超过100多万人次。

  自治区党委书记胡春华在2011年10月召开的中共内蒙古自治区第八届委员会第十九次全体会议上指出:“建设繁荣富裕、和谐美好的内蒙古,既要集中力量把经济建设搞上去,让群众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也要集中力量把文化建设搞上去,让群众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现在看来,这个目标正在成为现实。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