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结正果”有待政策深化
2012年,中国的文化体制改革整整走过了十年。文化产业的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大发展浪潮中最亮眼的一颗明珠。展望明年,文化产业仍然会快速发展,政策扶持将会更具体更细化,国有文化企业的兼并重组有望加快。但更应该关注的是,投资催熟的文化产业,能否在内容上结出丰硕果实。
延伸十年“重生”路
文化,曾经在公众印象里是“阳春白雪”,市场上的文化主体也多是事业单位。党的十六大以后,文化体制改革扑面而来,文化生产力得到极大的解放,从而使文化产业迅速崛起,十年间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一大批文化企业登陆资本市场。
即将过去的2012年,虽然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但文化产业依然高歌猛进。从已上市的文化公司的三季报可以看出,超过半数的公司全年业绩预增在五成以上。
从文化产业的发展历史来看,出版、影视等行业从衰弱到繁荣的“重生”印迹十分明显。
2003年以前,全国新华书店门可罗雀、出版社效率较低,整个出版业“死气沉沉”。2003年,21家新闻出版单位被列为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尝试从“事业”转为“企业”,中国出版业体制改革拉开帷幕。
经历了10年改革,出版业成绩斐然。据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介绍,截至2011年,我国图书、报纸品种和总发行量占世界第一位,数字出版产业占世界第二位,印刷业产能占世界第三位。10年来,10万多家国有新闻出版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30多万家新闻出版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百万种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流通,总产出达1.5万亿,占核心文化产业的60%,与2002年相比翻了三番。与此同时,中南传媒、凤凰传媒、浙报传媒等一批出版企业登陆资本市场。
而中国电影在2000年以前,全国电影每年的票房不足10亿,诸多电影院倒闭,电影厂面临无戏可拍的窘境,电影产业面临崩溃。
2002年,中国电影启动院线制改革,不但直接催生了中国大中城市商业中心区多厅化影院的快速建立,培养了都市人群的观影习惯,而且打破了此前国内电影市场的行政分割和地域垄断,建立起良性运转的电影市场机制。
此后,电影票房、电影院和银幕数持续“井喷”。2002年,中国电影年票房10亿;2010年,中国电影年票房100亿。2012年前三季度全国电影票房超过121亿元,全年有望达到180亿元。截至2012年9月底,电影院总数达到3293家;银幕总数突破1万块,达到11835块。
2009年,华谊兄弟登陆创业板,成为“中国电影第一股”,产生了巨大的示范效应。此后,华策影视、光线传媒、华录百纳等相继上市,而今年,电影界两大巨头——中影集团和上影集团正式申报IPO。
热潮背后存隐忧
十七届六中全会后,从中央到地方,扶持文化产业的政策密集出台,显示出政府对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决心。一时间,文化热席卷全国。
统计发现,截至目前,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出台了地方性的文化产业政策,其大体思路基本上通过土地、税收、财政补贴等优惠措施鼓励文化企业的发展。多数地方都号称,要建产值千亿的文化产业园。
但“输血”式的政策扶持,是否能培育出优秀的文化企业,一些“文化产业园”,是否在以文化之名行地产之实?公众对此产生了质疑。
从电影公司、动漫公司,到地产商以及与文化毫不搭边的各色企业,都成为这场文化圈地运动中的一员。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称:“很多文化产业不需要圈地也能做。但真正圈地做文化产业的人,做好的却比较少。”陈少峰直言,众多文化产业园风生水起的背后,多是以地产补贴文化经营,或者直接圈地赚钱。
2010年才借壳上市的地产商中弘股份便是一个试图在文化产业中“豪赌”一把的投资客。今年中弘股份将在云南西双版纳、北京、海南等地同时开工8个文化地产项目,总投资规模高达1000亿元,并成立专项的文化产业基金运作。
但中弘股份2011年全年营业收入仅18.54亿元,2011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仅为2.4亿元,这场“文化豪赌”结局难料。然而,这样的地产商越来越多。
此外,从文化产业轻资产的特点来看,盈利问题仍然困扰着这个行业。陈少峰说,电影与动漫公司那么多,生产出来的片子那么多,能卖得出去的却很少,同质化竞争越来越严重,导致企业都挣不到钱。
陈少峰举例说明,在美国要做动漫,一定要有渠道播出,能够赚钱,否则就不做。但在中国,很多公司即使没有渠道却还在做,就是因为中央和地方政府都支持,愿意给企业补贴,比如企业到政府主导的园区落户可以免租金,甚至直接给予现金补贴。这导致许多企业打着文化的旗号四处套补贴,甚至成了“候鸟型”企业。
上述现象表明,如果地方政府对文化产业盲目扶持,会让文化“泡沫”越来越大。风电、光伏等新能源泡沫就是前车之鉴。
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副司长高政指出,一些地方政府已经认识到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但具体执行过程中,往往关注的是土地和投资,而忽略了文化产业的核心——内容。他表示,从政府角度来讲,如何搭建产业基地,真正支持文化产业?主要应从四个方面着手:第一,要有一些基本的设备,搞创意的人有了好的创意,能够很廉价地使用这些设备进行产业的孵化;第二,要有配套资金;第三,在基地中,可以形成一种合力,进行知识产权的保护;第四,帮企业做整体的宣传推广。
政策扶持将深化
十年间,文化产业逐渐变得“富足”。数据显示,2004年至2010年,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长速度超过23%,2010年全国文化产业的增加值突破了1.1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78%。
文化部部长蔡武表示,按照平均增速估算,2016年我国文化产业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达到5%,在全国范围内可以实现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目标。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展望2013年,文化产业的发展仍将欣欣向荣。多位业内人士认为,明年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首先,中央文化行政部委、地方政府还会出台一些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具体配套措施。比如,在电影领域,由于今年增加了进口影片的数量,国产片票房遭遇重创。了解到,国家广电总局可能在明年有相关支持国产片发展的政策出台。
在出版领域,近年来,在网络售书的冲击下,实体书店相继陷入经营困境甚至倒闭。新闻出版总署内部人士透露,新闻出版总署正在和相关部委协商实体书店减税方案,明年拟推出相应的政策。
其次,国有文化企业兼并重组加快。目前,全国所有的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基本实现了转企改制。未来,打破按条块分割的地区壁垒,促进国有文化企业进行业务整合,做大做强,将成为重点改革领域。
“中央一直在推,企业本身也有追求更多利润的动力,主要障碍是地方政府是否放手。但从市场规律来看,既然要推动产业大发展,那肯定要市场主导,而不是行政命令。”一位出版业资深人士分析道。
此外,新兴文化业态将得到快速发展。文化与科技融合而衍生出来的新业态,比如数字内容产业、网络文化产业,已经深入到每个人的生活,未来的市场空间巨大。
分析人士认为,在现代科技影响下,当代文化产业结构面临着深刻的调整,主要趋向于新兴文化产业将引领文化产业潮流,部分传统的文化行业将逐步走向衰微,适应市场需求的文化行业将继续保持活力。
深圳华强科技集团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其开发的环幕立体电影系统及影片打入了包括美国、加拿大在内的国际市场,拥有148项国内外专利和54项软件产品登记。目前正准备登陆A股市场。
- ·2015-2019年中国传媒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影视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影视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数字电视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4-2018年中国文化企业竞争情报分析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 ·2014-2018年中国内衣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2014-2018年中国文化产业投资热点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4-2018年中国文化产业热点区域投资机会深度调研报告
- ·2014-2018年中国文化产业商业模式深度分析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 ·2014-2018年中国工业设计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网络小说写手成热门行业 大部分人...
- ·互联网金融多事之秋:P2P风险显像...
- ·中国动漫IP崛起 上海国际品牌授权...
- ·微信转账新规:超2万支付手续费 ...
- ·全球社交博彩游戏市场收入规模已...
- ·峰瑞资本林中华:家政服务遇冷 跳...
- ·熟人营销模式受争议 借贷宝CEO 回...
- ·预计2020年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的...
- ·互联网行业深度调整浪潮汹涌 细分...
- ·韩长安的能源情结
- ·王晓春和百年老店同济堂
- ·刘学景:肉鸡大王的铜业大亨梦
- ·孙广信缔造“广汇神话”
- ·陈学利:开创医疗器械新时代
- ·张兰:要做餐饮业LV
- ·资本“猎人”张宏伟
- ·薛靛民和他的阳光焦化集团
- ·高纪凡:太阳能建筑先行者
- ·方金的飞毛腿“导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