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甘肃 文化资源 文化产业

文化不但要“搭台”也要“唱戏”

2013-03-01 中国文化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2月21日,省政府文史馆馆员、兰州大学教授张崇琛时表示,甘肃文化资源丰厚,要把文化资源转换为文化产业,文化不但要“搭台”,也要“唱戏”。甘肃应做到巩固扩大固有文化产业,同时积极发展新的文化产业,还要大力提升兰州的城市形象。

  2月21日,省政府文史馆馆员、兰州大学教授张崇琛时表示,甘肃文化资源丰厚,要把文化资源转换为文化产业,文化不但要“搭台”,也要“唱戏”。甘肃应做到巩固扩大固有文化产业,同时积极发展新的文化产业,还要大力提升兰州的城市形象。

  张崇琛教授说,甘肃位于西北的中心地带,兰州更为西北交通之枢纽,要打造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是一项具有创新意义的重大文化战略。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文化的复兴可以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甘肃文化资源丰厚,在中华文化中处于发端的地位。甘肃既是羲、黄故里,又是河、岳根源。无论在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方面都有国内一流的资源。甘肃文化的丰厚内涵及其鲜明特征,是甘肃人民的精神财富,并为创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提供了宝贵的文化资源。

  张崇琛教授说,文化大发展对甘肃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甘肃地处内陆,由于受到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制约,长期以来经济发展速度缓慢,是所谓“欠发达地区”。但是,时至今日,甘肃经济的发展不能再走东部地区的老路,即所谓“原始积累”的方式,必须实行转型跨越。这就是说,一方面,要树立富民为中心的思想,在提高幸福指数上做文章,而不是单纯追求国民经济的产值;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环保和循环经济,尤其要把文化作为产业来发展,并尽快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文化不但要“搭台”,也要“唱戏”。鉴于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因而甘肃文化产业的发展完全可以与其他地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再加上甘肃作为文化大省的优势,一定能扬长避短,奋起直追,在短时间内跟上全国经济发展的步伐。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文化大发展是能够给甘肃经济的发展带来重要机遇的。要把甘肃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这既关系到甘肃经济的转型跨越,同时也是甘肃未来发展的出路所在。

  张崇琛教授认为,首先,要巩固和扩大甘肃固有的文化产业。甘肃已创造出了《丝路花雨》、《大梦敦煌》等一系列经典之作,在全国赫赫有名,并已走向世界,应大力扶持,优先发展。《读者》杂志已形成著名的品牌,应以此为主进一步延伸出版发行产业链,进而打造成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新闻出版传媒集团。甘肃的敦煌文化也应在学术研究的基础上,在出版、舞蹈、美术、书法、饮食、服饰等方面打造出敦煌系列品牌。其他如丝绸之路文化旅游、三国文化旅游、宗教文化旅游、少数民族风情体验旅游等方面,也可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质量,扩大规模。

  其次,积极发展新的文化产业。可以模仿深圳的“世界之窗”来建立“丝绸之路文化园”,将丝绸之路所经之地的山川、城市、建筑、自然景观浓缩其中,将沿途的风情、民俗、物产、歌舞、艺术也纳入其中,并辅以高科技的手段,从而让游客游园之后,既能对丝绸之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更能产生一种真切的体验。也可以创办“西部影视城”、“西部动漫创作基地”等。这就需要甘肃人既敢为天下先,又要精心规划,突出重点,并尽快付诸实施。

  第三,要大力提升兰州的城市形象。兰州历史悠久,又是省会城市,更应提高其知名度。兰州可以在原有的“瓜果城”、“牛肉面城”的基础上,再提升为“歌舞城”、“读书城”、“书法城”等。随着《丝路花雨》和《大梦敦煌》的不断演出,作为“歌舞城”的兰州已渐为外界所知;“读书城”可借助《四库全书》、《读者》等推介,并定期举办一些高端论坛和读书活动。“书法城”除充分推介张芝、索靖等甘肃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以及当代书法家外,可以将通渭的经验推广到兰州,从而在兰州形成浓厚的书法文化氛围。此外,兰州在黄河上新建了好多现代化的大桥,并有相当知名度的中山桥,也可以在桥梁上做文章,将每座桥都变成艺术品,并突出各自不同的个性特征,让兰州成为“桥城”。兰州这颗丝绸之路上的明珠,的确可以成为一座独具特色的文化名城,并将引领甘肃文化事业的飞速发展。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